北境王爺起兵造反,產生了巨大的反應。
早上李長青出門,昨日還算熱鬧的街道,現在已經實行了嚴禁,不時有軍隊來回巡視,擺攤的小商小販都不見了,李長青買不到吃的,隻能空著肚子去翰林院。
進入翰林院,外麵的緊張氛圍頓時消失,這裏大部分都是年老的文人,日複一日地在翰林院堅持了幾十年,除了修撰史書,編撰文學,對外麵的叛亂也沒有什麼辦法。
所以翰林院很安靜。
但李長青發現,雖然大家看著很安靜,但大部分都心事重重,雖然看似在修史書,但其實坐在那邊發呆。
包括各大主簿,一個個心事重重。很顯然,他們在擔心大周的國運,畢竟這一次北境王爺的造反來得又快又急,短短時間掀起了一場風暴,無數人響應,搞不好真的成功。
那他們這些老人還能有現在的位置嗎?
李長青卻沒有這個擔憂。
他官位最低,根本沒有下降的空間,對大周帝國也沒有什麼歸屬感,誰做皇帝都和他無關,甚至李長青還期待著北境王爺造反成功,把現在這個昏庸的皇帝拉下來。
來到偏殿,李長青也開始摸魚,現在都在關注北境王爺,根本無人在意他到底在做什麼。
他繼續修行[大周武經],淬煉自己的肉身,強化骨骼,鍛煉骨髓。
一上午的時間,李長青將[大周武經]練了好幾遍,強化肉體,到了中午就感到饑餓,跑翰林院後廚吃了好幾大碗飯,才止住了這一份饑餓感。
“練武,不僅僅需要功法,還需要搭配吃食,尤其是葷腥之物,前期壯大氣血必備,尋常人家的孩子想練武,光是吃這一項就滿足不了。”李長青感慨道。
還好他在翰林院,雖然官職不大,但包吃住,不然光靠他那一個月五兩銀子的俸祿,大吃大喝幾天就花完了。
吃飽喝足後,李長青回到偏殿,繼續摸魚練武。
直到下午傍晚時分,李長青摸魚一天,準備打卡下班,回去繼續練武。
周維來了。
李長青立刻停下來,給周維倒茶,然後期待地看著他。
周維是他在這個世界唯一的人脈了,周維不來,李長青獲取外界消息的渠道就徹底斷了。
“今天你打探到了什麼消息了?”李長青好奇問道。
周維喝一口茶,道:“現在外麵各種消息亂傳,北境王爺已經越過了黃河,朝著帝都過來,民心大亂,世家,宗門,還有邊塞軍隊都沸沸揚揚的,亂成一鍋粥了。 ”
“這麼亂,朝廷就沒有舉措?”李長青問道。
周維道:“ 那自然有的,皇室裏一位老前輩,是北境王爺的叔父,親自去勸說北境王爺,想讓他停下腳步,但你知道發生了什麼?”
李長青毫不猶豫道:“既然起兵造反,那就不能停止,哪有造反造一半的。”
周維點頭:“說得不錯,那位北境王爺的叔父直接被砍掉頭顱,送到帝都給咱們這位陛下,據說陛下氣得破口大罵亂臣賊子。”
李長青心裏冷笑,當初暗殺人家兒子才登上皇位,有什麼資格喊亂臣賊子?
周維又說了一些消息,無一例外,對大周朝廷來說,都不是什麼好消息。
“我繼續去打探消息,你等著我帶來最新鮮的一手消息。”周維說完就走了。
李長青目送他離去,發現周維好像沉迷其中,比誰都關注,也不知道是他天性喜歡八卦,還是有什麼隱情。但無關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