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學》的隆重推出,讓人感到我們都是大道的兒女,道醫學區別於普通醫學的地方,就是道與醫療的關係,道與我們身體的關係。作為一名醫生,如果沒有悟道,根本就沒有資格給我們看病。本書作者深入的慧觀,帶我們第一次會見了本來的自己,道德就在我們身上。
道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高能量精微物質,充滿宇宙太空,養育滋潤著天地人萬物,德是道的基礎物質元素,人通過德的品格而獲得德的能量。道生德而為炁,德一之炁樸散為五:仁義禮智信五德之炁,分別主宰著人體五臟和它們的子係統。德能在人體內的分布在肝含仁德與木相應;心含禮德與火相應;脾含信德與土相應;肺含義德與金相應;腎含智德與水相應。人體某種德性品格的缺失,必然導致其中相對應質元炁的缺失而產生疾病。
仁德居五德之首,仁善是緊密相連的,本書作者以深邃的洞察力內證,運用自身的深度靜定慧觀人體細胞質,發現了至今科學界用儀器還無法看到的“善”粒子,這種圓輪狀物質,是一種決定和影響著精神與肉體健康的關鍵性物質,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發現了人類本性的根本物質的特征是這個善的顆粒,它決定著生命中細胞壽命的長短、代謝機製的旺衰,體液的長治久安,是健康長壽的本源,故將其命名為“善”。
由於這種善的細胞顆粒源生於道,畜養於德,所以老子告誡人們:“夫唯道,善始且善成。”隻有尊道貴德,人人體內皆都具備的這一物質,才能充分發揮出生理功能,貫徹於生命的始終,成就修身的最高境界。細胞質中的無相圓態“善”性的顆粒狀結構體,與德一能量具有極佳的親和性,一旦見之,則修身能夠進入命體深層次的完整再造階段之中。老子提出的“上善治水”觀,對於細胞而言,正是運用這個善的物質,治理改變細胞內液的質量和細胞間液的品質。
人類的貪欲私心、妄想執著,嚴重地壓抑和破壞著細胞質內這個善性因子對每個細胞的良性功能,使它們難以發揮出健康長壽的作用。所以老子提出了:“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的諄諄勸導。因為隻有實踐和保持著言善、行善、心善才能使每個細胞質內的善因子充分發揮出生理功能。所以老子告誡人們“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隻有全方位地高度重視細胞質內的這一慧觀物質,使它直接獲得德一能量的滋養,思想言行,舉止動靜,全都符合這個善性細胞顆粒的特征,才能充分確保善性顆粒充滿活力,從而對命體發揮巨大的生理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