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臘裏吃臘八【泣血求收藏】(1 / 2)

大一的課並不是很多,而且因為是千禧年,學校教務把考試的時候都安排的比較集中,好讓學生們早點考完,然後早點回家過年。

周一到周四連續四天的考試,讓白鈺徹底結束了第一個學期的大學生活。

今天是一月十四號,農曆己卯兔年臘月初八,華夏傳統臘八節。

臘八節在華夏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曆史,是華夏農曆臘月最大的節日,比小年、除夕都還要隆重盛大。

從先秦起,臘八節就是用來祭祀先祖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日子。

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在華夏,臘八節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

在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而華夏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

其中以京城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鬆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

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而除了臘八粥之外,臘八節裏還有其他一些臘八美食,如安徽黔縣的風味特產臘八豆腐、華北地區的翡翠碧玉臘八蒜、從初五開始做的“煮五豆”以及一些北方地區的臘八麵等等。

自從華夏步入改革開放時期之後,隨著人民思想與西方接軌、一些西方文化的入侵導致華夏人民講很多傳統節日都丟掉了,而臘八節也隨著小年和除夕夜的強勢崛起漸漸成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節日。

但畢竟是相傳數千年的傳統文明,作為首都的京城,這裏的人們還是很重視這個節日的。

華夏大學104宿舍裏。

“哥幾個,咱們一會去食堂吃飯吧,聽說咱們學校食堂大師傅有一手做臘八粥的高超手藝,每年臘八節很多平時不在食堂吃飯的學生,這一天都會專門到食堂裏吃一碗臘八粥。”王洋在自己的床上說道。

現在才剛剛八點多,昨兒個剛考完試,這幾個人幾天沒去上班。今天也沒準備去,所以一睡就睡得八點鍾,而且還賴在床上不想起來。

看來年輕人的惰性真的很大,不過大家此時也沒多計較,反正都是準備回家過年的,公司裏的事情到時候也會全權交給林庭鋒和王洋。

麵對接下來一個多月的休閑時光,這些人當然要延續一下鬆散的生活習慣,否則到家裏依舊那麼早起得多麼不好意思啊。

而王洋說的到食堂吃臘八粥,那是確有其事(到底現實中的北大是不是,那我就不知道了,俺又不是北大學子)。

華夏大學薛生食堂的因為專門做湯的大師傅,有一個祖傳的做臘八粥的秘方,這師傅平時做的湯雖然能喝吧,但也不算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