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之間的感情永遠是最真摯也是最真實的。
當然這裏隻是指白鈺的家庭。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咱也不能以偏概全嘛,那是不科學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在家裏呆了有一個星期了,說說笑笑、吃吃喝喝中白鈺一家人就迎來了小年。
自古以來,過年都是華夏每年一度的重大歡慶團圓的日子,長久的習俗讓各地都流傳著過年時候的歌謠。
白鈺自小就聽奶奶說過那些歌謠,現在雖然奶奶不在了,但是記憶力超級好的白鈺還是可以背出那些歌謠。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隻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農曆小年!
而在今天最大的事情就是傍晚時分的祭神,要用糖瓜哦!
華夏傳說中,神仙是有很多的。
按照老人的說法,你要時刻保持心中對神靈的敬意,否則的話,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天上的神仙,然後遭到厄運。
因為神仙真的太多了,就算是個灶王爺,在農家他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一句:“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就能看出人們對灶王爺的崇拜和信仰!
而小年時候的祭神主要就是祭祀灶神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這是流傳在各省許多地方的一首民謠。說的是臘月二十三日這天,灶王爺要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彙報人間實情,因此每家每戶都要擺上供品來祭灶君上天,故稱“祭灶節”。
而在祭灶君時,許多地方都用麥芽製作的糖瓜為供品,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說來還有一段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富家子弟姓張名禪,娶妻之後,生活過得十分美滿。誰知沒過幾年,張禪便心生邪念,他喜新厭舊,硬把自己好端端的結發妻子給休了。
妻子無奈,隻好另居他鄉艱難度日。從此,張禪不務正業,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不料一年冬天,張家突遭大火,把個偌大的家業燒得精光,而張禪的雙眼也被燒成了瞎子。
麵對如此慘狀,張禪隻好四處乞討為生。一日,他討飯來到一家門首,好心的女主人見他可憐,便把他請到家中,做了好菜好飯招待他。
言談之中,張禪發現這位女主人竟是自己休了的前妻,於是羞愧難當,便一頭撲進灶火裏活活燒死。
後來,玉皇大帝得知此事,覺得他是浪子回頭,還可利用,便封他為灶君,即灶王爺,讓他司察人間的功德善惡,並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回天庭去彙報一次人間的實情。
豈知這位張禪,自當上灶君之後,仍是好吃懶做,不務正業。人們信不過他,害怕他上天之後胡言亂語,便在他上天之日,擺上糖瓜來祭奠他。
祭祀時,先將“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貼在灶君像的兩側,用來提醒他多為百姓說好話,辦實事。
至於供品糖瓜,是取其又甜又粘的特點,用來糊住他的嘴。當他嚐到糖瓜的甜味時,就要多說點好話,如果他想打小報告說壞話時,就讓糖瓜的粘粘住他的嘴,讓他想說也張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