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悅身體恢複的很快,禮拜天我帶著妹妹一起去看了她。阿姨見著我們就說開了。“這兩天小悅總要二姨,這二姨總算來了。”小悅看見我們來了,撲進我懷裏,親昵的樣子,看得阿姨一陣欣慰。“我們小悅是更想媽媽吧!”這時心怡說著,“小悅活潑可愛的樣子,像極了姐姐,小悅想媽媽,我們也想姐姐是一樣的心情。”“你們來得正好,這丫頭準備給她洗頭呢?在這給我強著不願意呢?病了幾天,好不容易好了,也該洗洗了。你們勸勸?”聽阿姨一說,我肆意妹妹,去說動小悅。經過妹妹的勸說,小悅願意洗頭了,阿姨耐心的給小悅洗頭,一邊洗一邊說“我這小孫女貼心,很少鬧情緒,也就是這幾天身體不好,有些哼唧平時也算聽話的,那大的小清就沒這麼聽話,小時候可愁死我了。”我也隨口說著,“以前在家裏我媽媽就說大姐就很省心,比我倆姐妹好帶,小悅隨我姐吧。”阿姨洗好把小悅頭發擦幹,小悅就拉著心怡的手往院外走去,不一會就聽見小悅開心的聲音。“小姨追我呀!我們一起玩。”“這孩子還是要多陪伴呢?”“是啊!我們老了跑不動了,她哥哥姐姐在家也一起玩嗨了。”“好了收拾菜,給你們做午飯吃的。”“做什麼吃的我幫您吧?”“不用你幫忙,拿個凳子坐跟前我們說說話行了,”“阿姨小清和小明呢?怎麼沒有見?”“今天不上學舅舅過來接去外婆家玩了。”“這樣也好您能休息一下。”“是啊!就盼著休息天,能有人幫忙帶帶,我也鬆快一下,幹些個家務活。平時一個還好,一放假三個都在家,鬧騰得,我啥也做不了。”“就是呢?他們在家你得看著,落水的事一次就嚇死了。”“孩子在家總有個心是懸著的,這村裏每年孩子出的事太多了,小悅上次那樣,我這多久了還心驚膽戰的,一步也不敢離開他們了。”看來阿姨還沒有從小悅落水的事件裏走出來。我安慰道“阿姨小悅已經沒事了,您可以放寬心了,隻是不能像前麵那樣大意了。”“現在就盼著她能去上學了,我也能多幫著操持些地裏的活,讓你叔叔也輕鬆些。”我也接著說道,“隻怪現在幼兒園收費太高,離咱們鎮上遠。”“這農村孩子,哪有條件上幼兒園哦,等滿6歲上個學前班接著就上小學了。這村裏孩子都這樣來的,誰讓咱們這條件這樣呢?投錯胎了,娘苦孩子就跟著苦了。”阿姨不停的說著“現實就是如此,農村人,有幾個供孩子上幼兒園的,到了年齡能上學都是不錯的了。很多家裏孩子都10歲了還沒有上學的多得是,再大些就都指望著幫家裏幹活,出去賺錢補貼家用,很多家裏有弟弟妹妹的更別說上學了,什麼都得緊著弟弟妹妹來。”
“我們家就是這個例子,姐姐快小學畢業了,趕上我跟妹妹上學,她就留級2屆為了送我和妹妹,等她上初中一起上小學的同學都快初中畢業了。在班裏都是大姐大,總被同學笑話,爸爸多次都不想讓姐姐讀書了,讓她下地幹活,摘茶葉補貼家用。姐姐硬是在放學假日期間,掙夠自己的學費補貼家用,媽媽多次相勸,爸爸才同意姐姐初中畢業,這是爸爸認為養育姐姐最後的期限,以後就得她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了。”
沒有上學了的姐姐跟著村裏的叔叔嬸嬸幹過農活打工,也像我一樣飯館裏打過工。打工的第二年就認識了姐夫,倆人情投意合,家境也差不多,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沒有婚禮,在家簡單的請了幾桌酒席就算結婚了。這樣的婚姻結果就意味著,婚後沒有任何保障,姐夫說上哪打工就往哪去,哪怕生了孩子也沒有留在家裏的想法。
這也就是爸媽為什麼出遠門打工的原因,他們不想讓我和妹妹再走姐姐的老路,年齡大了找個差不多的人結婚,過著骨肉分離的日子。
可沒想到沒有文化的他們,走得再遠,也並不能改變什麼,說白了就是雪上加霜。
“心淩??把你跟前那個菜籃子遞我?想什麼呢?那麼入神?”順手把籃子遞給了阿姨,隻淡淡的回答了一句,“希望下一代會好起來吧,不像我們現在這樣。”“肯定會的,要不他們爸媽出去做什麼呢?”阿姨的話讓我想到,“這該是幾代人的夢想吧,都希望孩子能走出大山,窮苦人的生活除了辛苦勞作勉強混個溫飽,孩子也隻能上個普通的學校,能上個初中畢業就算是很不容易了。”
阿姨說“農村的孩子,差不多到了能自食其力的年齡,就出門打工了,要不就在家幫忙務農,早早成家,繁育下一代了。再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的身上。”
從阿姨家吃完飯,小悅這一天也玩累了,趁她睡著了,我和妹妹一起回了家。
“二姐,小悅真可愛,我真是太喜歡她的。我們下星期還來看她吧!”
“好,都聽你的!”一路上都能遇到那天院裏站著的叔叔阿姨。
“小悅她二姨,來看小悅啦?”
“是啊,叔叔阿姨,我不放心,這一放假就趕緊來看看!”
“對的呢?你姐姐,爸媽都不在,這孩子也就你們這幾個親人了,是應該多過來走動走動。”
我都微笑著答應著,招手跟叔叔阿姨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