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父與子的對話(1 / 2)

米線是自己燙著吃的。店家會將所有米線裏所有配菜擺在一個多格的碟子裏,最中間放著兩個鵪鶉蛋,米粉則單獨盛在另一個造型別致的碗內。配菜內,除了一燙就熟的肉類,其他肉類都已經煮了八分熟,隻需要放入湯裏燙燙。

海碗內是滾燙的大骨高湯,煙霧飄散。

明辰浩告訴寧寧怎麼吃,就將雞胸脯、豬肚頭、豬腰子、烏魚肉、水發魷魚、油發魚肚、火腿、香菜、蔥頭、鵪鶉蛋、水發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蔥、豆芽菜、蘑菇等都倒進了碗內。

魷魚沒有放進去,蔓雪現在吃不得這個。倒是寧寧比較喜歡,就放在他碗裏了。然後,再將煮好的米線放進去。

所有東西都放進去,海碗險些裝不下。蔓雪看著裝滿一海碗的東西,蹙著眉,這麼多,怎麼吃?更何況,還有幾份菜沒吃。

明辰浩一邊弄自己這份,一邊道:“別勉強吃,我們是來嚐鮮的。”

“有錢也不是你這樣用的。”

明辰浩挑眉,笑道:“有錢不這麼用該怎麼用?更何況,這又不是多貴的東西。沈家小子少來我們家蹭幾頓飯,就回來了。是吧,寧寧。”

寧寧正在剝鵪鶉蛋,根本沒聽清楚明辰浩的話,就點點頭,繼續和小小的鵪鶉蛋奮戰。

蔓雪黑線,這是一碼事嗎?還將兒子拖下水,他這當爹的這樣做真的好嗎?

“爹地,這個好吃。”寧寧夾起一片蘑菇讓在明辰浩碗裏,又給蔓雪夾了一片,“媽咪也吃。”

“寧寧真乖。”明辰浩毫不客氣的蹂躪了下兒子的頭,笑滿開懷。

一餐飯,吃得很是開心愉快。縱使不是山珍海味,但那種感覺滋味,卻不是鮑參翅肚能夠比擬的。

休息了半個小時,一家人繼續遊覽。期間,蔓雪看中了一套白族傳統服飾,但無奈肚子太大,根本穿不了。明辰浩就幹脆的將之買下,樂得老板笑個不停。這年頭,一套好一點的傳統服飾足以比擬國際名牌的價格。

明辰浩又給自己選了一套,至於寧寧,將他丟一邊讓他自己選去,蔓雪則問老板有沒有嬰兒穿的。

嬰兒的服飾沒有,但老板說可以定做。蔓雪本隻打算定套一歲左右的孩子的,可明辰浩幹脆定了好幾套。從一歲到五歲的都有了。寧寧的也定做了幾套。

老板樂嗬嗬的問他們要了地址,說了個時間,收了定金,到時候送貨上門。

四點多的時候,蔓雪和寧寧都累了,二十四孝好丈夫加好爹地的明辰浩手裏提著大包小包,雖然也累,可心裏美滋滋的,這點累就不足一提。

他們找了一家充滿當地特色的茶館,要了烤茶和一些比較有民族特色的零嘴,就在這消磨時光。

烤茶的產地、茶俗、做法、茶具和發展烤茶是大理地區白、彝、漢等民族飲茶的一種方法。有清心、明目、利尿的作用,還可消除生茶的寒性。不過現在漢化嚴重,時代變遷,想要找到正宗的,就得看眼光和見識了。

蔓雪等人,根本沒看旅遊攻略,更沒有當地人介紹,所幸幾人都嚐盡富貴,從一些裝潢擺設和小細節,多多少少能夠辨認出。

茶館裏有說書先生,但他們說的不是傳奇故事、英雄人物,而是關於當地的一些奇聞景致、民俗風情。算是另類的科普。這讓他們很是欣賞。外地人來這裏,多半圖的就是這些,但有幾個會去逐一看書?而一些知識,書上根本沒有。這看似客人占便宜,實際上卻為茶館謀了許多商機。

現在正在將的是“雲南十八怪”。譬如雞蛋用草串著賣、摘下鬥笠當鍋蓋、三隻蚊子一盤菜、火筒能當水煙袋、糌粑被叫做餌塊、背著娃娃談戀愛等等。

說書先生穿著白族傳統服飾,做工沒有民族服飾店買的那麼精致美好,顏色也不鮮亮,但更加真實,貼切白族一般人的生活。

他一一講述關於“雲南十八怪”的緣由,和一些相關的傳說。偶爾會插上他所知的一些地方關於這個主題的真實故事,引人入勝,讓人向往。

茶館內很安靜,說書先生鏗鏘有致的聲音起起落落,沒有鼓樂伴奏,卻讓人聽得很入迷。很少有人交談,客人們偶爾說話也壓低聲音,服務員經過訓練,走起路來很少發出聲音。

剛來的客人沒經囑告,也被茶館內的氣氛感染,不知不覺的放輕動作。點單的聲音也很小,有的甚至直接用手用筆直接指,不發出任何聲音。

他們聽了一會兒,就覺得乏味。倒不是先生說得不好,而是就想休息,放空大腦,和心愛的人聊聊天,好好享受著份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