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光喂完貓後,就向家的方向走去。剛回到家就看到家門口圍了一群人。
王明光下意識的以為是來找麻煩。仔細看了看,有些人竟然認識是之前,辦案時遇到的老百姓。
王明光下意識的往後退,但想了想,自己到底在怕什麼呢?於是又淡然的向前走去。
“你們在這裏幹什麼!”
那群人看到王明光立馬把身後的禮物拿出來。其中有個帶頭的連忙說道。
“王警官,我們來給你拜年了!”
聽到這句話,王明光露出了標誌性的微笑,這微笑跟之前不一樣,隻是客觀的微笑。
王明光深知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來絕對是有事情。
“我已經不是警官了。”
聽到這句話,他們有些人低下的頭,王明光也猜到了,他們這這些反應,畢竟這些年很多人都是看著王明光是警察的這身份來送禮,求辦事。但令王明光沒想到的是,緊接著有些人說。
“對不起,是我們害你丟掉警察這個職位的。”
王明光聽著這句話找到了說話的人,這個人我有印象叫方美玲。
王明光曾經幫他處理過兩起案件,第1起是鄰居關係案件。他和他的對門發生了口角摩擦。最後通過事件的起因還原。判定是她的過錯。
之後他就向王明光的領導舉報王明光,收受賄賂判案不公,反正怎麼鬧怎麼來。
第2起案件就是王明光離職的前幾天,案件的起因是他去銀行提前還貸款,而銀行工作人員不給他提前還貸款或者需要收取費用他不認可。
王明光聽了事件的前後,了解了事件的全貌,王明光知道銀行的工作人員有意刁難他,同時也是權限不夠,於是王明光擅自主張的,建議他將這件事件提高等級把事件鬧大點,不要糾結於員工,而是上報銀行領導,這樣才更好解決,因為處理過很多這種事件,王明光知道事件如果不鬧大無法快速解決,反而會拖幾個月,甚至半年可能時間都不會解決。
可能是先入為主,他本身對王明光印象不好,所以覺得王明光是不懷好意,讓她故意把事情鬧大,不主動幫她解決問題。事實是,即使是警察,也無法直接幹預其他行業。這種事件本來就不歸警察管,畢竟警察也不是萬能的。
於是她又把王明光投訴了,當然我是無所謂的,當時對警察這個職業已經不抱有希望了!畢竟作為警察,王明光連自己的事情都處理不好。
回憶就此結束,回到現在。王明光繼續微笑。
一些人聽到張美玲說這句話之後,有些人也隨聲說了句對不起。
王明光不禁覺得有些搞笑。猜不到他們來這裏的目的
“所以你們來就是專門跟我說句對不起的。”
“之前是我誤會你了,我銀行那個案件跟他們講道理,他們拖了我半個月,之後我按照你的方法那三天內就給我解決了。我才知道誤會你了,本來想感謝你,但是到警局才知道你離職了”
“之前真的對不起,還舉報了你,害你丟了這工作。如果你以後有什麼事或者要找工作。”
隨後一些人也應承道。
這時候王明光才發現這群人大部分都是來道歉的,還有一部分是來真心感謝這些年王明光幫助他們的人。
看這群人,王明光一時竟然有些不知所措,畢竟王明光已經好久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們的道歉和感謝。
於是,王明光和這群人在屋外閑聊了幾句,畢竟王明光的屋子太小,沒法請這麼多人進屋子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