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有一個秘密,為什麼說“也”?因為那隻貓耳娘估計也有秘密沒跟我說。
小時候,我便發現,我總能觀察到一些特殊的現象,不是什麼幽靈鬼怪,也不是什麼天外信號,而是——“裂縫”。
它們遍布在任何地方,雖然稱不上隨處可見,但也說得上是到處都有了。而隻要我能觀察到“裂縫”的事物,那麼它們過不了幾天就會損壞,或者是被破壞。從某種程度上,甚至到達了能夠預知未來的能力。
所以我小時候幾乎從來不會弄壞什麼東西(但會弄丟),家裏人也因此在外人麵前會拿我是個不弄壞東西的乖孩子來炫耀。這種能力曾一度讓我自豪,到了小學,我更是學會了利用這種能力的正確方式,幫助大人們修東西,給小夥伴們看玩具,一時間我曾是班裏麵最受歡迎的學生之一。
我給我這種能力起了個名字,叫“命運的裂縫”,之前也有提過。
而到了初中,這種能力的弊端開始初露頭角,獨特的技能讓我在青春期變得自負而孤僻,我知道這有我的原因,甚至可以說是我自作自受,我開始不願與他人接觸,不停地與老師打好關係,隻為了展示自我。有時候還會當班主任的間諜,打小報告,也因此同學們都對我有所孤立。在長期的自我封閉與他人孤立下,漸漸地,我喪失了對自己和自己能力的自信。
到了高中,我轉到了如今的城市上學,沒有人認識我,我也從那時決定改變。但是改變終究是徒勞的。
我嚐試與開朗的同學接觸,但回應卻是無語與嫌棄——隻因我與他們沒有共同話題和共同語言;
我嚐試認真積極地學習,但結果卻是老師偏袒補了他課的學生,不交錢送禮的話就連卷子都懶得給你批改;
我嚐試參與學校的活動事項,堅持為所謂的學生會付出兩年,籌備各種節日、主題活動,主動上台去表演文藝節目……嗬嗬,到最後,還不是在老師與學生的雙雙勾結之下成為了大冤種和替罪羊……
這是可以說的嗎?我不清楚,但是我心裏一直是這麼想的。
唉,說回我的能力,它可以說既是導火線,也是催化劑,正因我看得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所以我才會孤身一人。但如今我已經不再恨它了,它是我的一部分,也確實曾幫了我許多忙,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至於為什麼我要提起我的能力,就是因為眼前這個奇葩的存在——安琳。
她按我說的洗了澡,換了我還沒穿過的我的新衣服,坐在了之前的沙發上,我則坐在床邊,端著手認認真真地打量著麵前的貓娘。
沒有裂縫……
一般情況下,每一個人的身上也都會有一個大小不一的裂縫,從視覺效果上,它們經常分布在心髒附近,定睛一看便能看見:就好像心髒是一顆通紅的水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顆水晶上便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裂縫,裂縫越大,那個人便會離自己的生死關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