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低調是為了成功做準備(1 / 1)

在流行唱高調的今天,低調的功能常常 被忽視。其實,低調經常是製勝的法寶。低調的宣傳,常常戰勝高調!低調並不是與高調完全相反,也許,它可以完成高調所不能完成的任務。它是為了走向成功做最充分的準備。

著名的中國民營企業華為一向很低調。華為的電信設備在國際國內市場縱橫捭闔,但是公開場合,華為不(或很少)稱自己第一,華為也不張揚地打廣告,如果不是偶爾有新聞說華為在某國中標,或做並購交易,人們無從知道華為為什麼可以做得這麼好。譬如它怎麼做營銷。譬如是哪家國際谘詢公司為它做哪一方麵的服務。從這個角度來說,華為集團是典型的“低調”企業,但是,雖然它如此低調,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正是通過低調達到了真正的“高調”!我們可以仔細看看它的事例。

在華為看來,“低調”首先顯示為務實!從VCD到DVD,各大企業都非常注重宣傳,業界一直非常熱鬧。但是,宣傳的正麵、負麵作用總是在交替出現,這個行業也被戴上了炒作、作秀的帽子,給消費者不信任感。而華為隻是把關注點集中一些,集中在自己的基礎方麵:一個是產品,一個是品牌。能讓媒介了解的,也是基於這兩個方麵的延伸。他們不去炒作什麼概念,所有炒作概念的效果隻有一個,那就是賺“快錢”和“短錢”。因為你的概念再高超,也要落實到消費者的產品體驗上去。科技發展這麼快,消費者總有醒悟的時候,所以隻可能是“短錢”。但華為關注的是企業的長遠利益,追求的是“做久”,所以短視的宣傳不是他們要選擇的方向。但是,這種低調的宣傳策略,使它的產品給人一種“塌實”、“靠得妝的概念。相反,許多注重高調宣傳的企業,卻給人一種輕浮的印象。

華為也非常注重企業自身的宣傳,但是如何讓媒體關注自己,以及關注自己什麼,華為卻有不同的想法。 比如說,網上關於萬利達的新聞,一定比較多的是在說“歌王VCD”以及“刻錄DVD”。這些都是華為在產品創新方麵做得比較好的事件。信息不多,也並不熱鬧,但是華為傳達的基本理念很明確,那就是,一個關注於創造消費者價值、關注技術、產品創新的企業。華為的管理風格也跟宣傳風格一樣,近乎保守、簡潔、務實。這是一個技術型企業的特點。外界對華為企業領導的了解並不多,因為這不是他們的宣傳要點。這種“低調”的宣傳手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比那些用鋪天蓋地的高調宣傳來提高自己品牌的企業效果要好很多。

真正有實力的,奉行的是一種低調策略。華為雖然一年做到200億的銷售額,但他們奉行的其實都是一種“把大企業做斜的策略,也就是我們說的低調戰略。

如今,在盛行高調的社會裏,低調成了稀有動物,物以稀為貴,所以低調成了新聞,高調反成了大家習以為常的狀態。高調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是,高調其實有它的危機和兩麵性。長虹電視從1996年宣布降價,到長虹旋風,長虹的曝光率一直相當高,可以說,長虹是一個典型的高調企業。但是,長虹的缺陷卻在於,它的高調沒有與他的品牌管理相匹配。

不要固執地以為,低調就是保守,低調不能完成宣傳所達到的效果。針對不同的情況,應該采取不同的戰略。要記住:低調也有低調的用處!而用低調來達到成功,就是最高的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