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長孫無忌,第一次與張衡麵對麵。
這位素來大唐百官第一人,被看做是李世民之下最具權勢的男人,此時正一臉淡然的看著張衡。
他就像是一名人家的農夫一樣,靜靜的看著張衡麵上無悲無喜。
一點也沒有因為自己精心準備的山河社稷圖被張衡的三言兩語所壓製,而有任何的惱怒,甚至於在他的臉上看不出一絲一毫的怒意。
與之相比,此刻還帶著一臉不甘與怒火的長孫衝,真的相差甚遠。
甚至張衡都忍不住在心中琢磨了起來,長孫無忌怎麼會生出長孫衝這等兒子?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而此刻長孫無忌也在看著張衡,雖然臉上並無半點波瀾,可心中卻還是忍不住泛起了一絲疑惑。
眼前這個張衡,明明不過是一個平民出身的尋常儒生而已,但是卻能有如此的手段和魄力,在這種情況下依舊能夠轉危為安。
甚至一步步,將自己兒子往陰溝裏帶。
如果不是因為此子得罪了陛下,或許他日在朝堂之上也能見到此子的身影吧?
長孫無忌對於張衡並沒有太多的惡感,或者說他並不在意張衡之前所做的那一切。
無論是之前陰差陽錯截胡了長孫衝的婚事,還是這次在承天門前,三言兩語便壓了長孫衝一頭,在長孫無忌看來都不是什麼太大的事情。
自己已經是外戚了,而且是淩煙閣位列第一的大臣。
現在自己的權柄已經足夠大了,在往上隻有功高震主,受陛下猜忌而已。
因此長孫無忌,無論是對長孫衝和李麗質之間的婚事,還是對長孫衝能否在李世民這裏受到寵信都是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有自然是最好的,但是沒有也不是什麼壞事。
反正隻要有他長孫無忌在一天,那麼長孫家便永遠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因此長孫無忌和長孫衝在看待事物上,眼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長孫衝對張衡充滿了厭惡和恨意,但是長孫無忌卻是全然不會在意,因為在長孫無忌看來,張衡的未來已經注定了。
得罪了陛下,並且還在今天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將陛下逼入了一種難堪的境地之中,張衡今日雖然是贏了,但是從長遠來看,他卻是輸了的!而且還是輸的很徹底的那種!!
陛下從來都不是一個寬宏大量之人,但是陛下卻極為擅長忍耐,所以這次的事情陛下一定會忍下來,然後另尋時機向張衡加倍的討回來!
所以在長孫無忌的眼中,張衡終究還是輸了的。
在大唐這片土地上,沒有人能夠勝過陛下的,不管是誰都絕無可能!
所以此刻長孫無忌並不著急向張衡發難,反而是立刻承認了自己的山河社稷圖不如張衡,借坡下驢,讓李世民能夠緩口氣。
“駙馬憂國憂民,心係社稷蒼生,老夫佩服,這一首《憫農其一》更加是絕唱,短短兩句詩便能夠將天下蒼生之疾苦表達的淋漓盡致,當真是聽者傷心聞者流淚!”
長孫無忌到底是老狐狸了,這份演技自然是沒話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