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朱元璋安豐救主 陳友諒養精蓄銳(1 / 2)

書接上回,陳友諒在龍灣吃了不小的苦頭,這下真是丟人丟大發了,他怎麼也咽不下這口惡氣,下定決心伺機報複朱元璋,但他現在需要耐心的等待,等待一擊必勝的契機!

朱元璋雖然在龍灣討到了不小的便宜,但是他過得一點也不輕鬆。他知道陳友諒肯定會打回來的。

如果生在今天,陳友諒應該稱得上土豪,有的是錢和人,上次龍灣之戰的損失,對他來說隻是毛毛雨,不傷筋動骨的,關鍵是麵子上過不去。

但對朱元璋來說,這可能招致更猛烈的報複。所以,雖然龍灣之戰打贏了,朱元璋卻再也沒睡過一天安穩覺。朱元璋擔心的那一天很快就到來了。

1361年開始,陳友諒不斷的對朱元璋起義軍發動不大不小規模的襲擊,並且屢屢得手。這讓陳友諒更加的堅信,他建造新式戰船的策略是正確的,讓他更加迷戀“新式武器”,而要命的是,他的一些做法喪失了人心,而人心卻恰恰是事業能不能做大做強的關鍵性因素!

陳友諒最大的失誤就是把趙普勝給殺掉了,這件事情讓他失去了人心。

前麵書中曾提到過,趙普勝是徐壽輝手下的一員猛將,每次戰鬥都能衝鋒在前,身先士卒,深得士兵愛戴。這個人沒什麼文化,對陳友諒也挺好,整天大大咧咧的沒什麼心機。

為了扳倒他的老板徐壽輝,陳友諒把就把這麼一個忠實的良將隨便安了一個罪名給殺掉了。估計趙普勝到死都沒明白這個看起來溫文爾雅的陳友諒為什麼要殺他。

趙普勝被殺掉,嚇得他的鐵哥們丁普郎和傅友德一溜煙的跑了,跑到朱元璋那裏效力去了。這陳友諒一下失去了三員猛將,而朱元璋增加了三個得力助手。

但此事的影響不僅僅如此,陳友諒手下的眾將領們都有了擔憂之心,會不會突然無緣無故的拿來開刀?他們不再像以前那麼團結一致的戰鬥了,以前的戰鬥是為了理想,為了天完國而戰,現在的戰鬥隻是為了活命,為了掙那幾文工錢而已!

陳友諒濫殺手下將領種下的惡果很快就得到了報應。當他正在享受自己新開發的戰船把朱元璋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的喜悅的時候,突然收到了一個令他特別生氣的消息:“洪都的守將叛變了,把洪都拱手讓給了朱元璋”。

按照陳友諒的性子,眼裏容不得沙子,這種事情哪裏能忍?擱在以前會馬上出兵征討,把洪都奪回了。但這次他卻出奇的安靜,他要做好萬全準備,才能動手!上次龍灣的事情他還曆曆在目,再戰絕對不能吃虧,要把朱元璋趕盡殺絕。

他時刻在準備著,養精蓄銳,等待一個好的時機,等朱元璋露出破綻。並且這個機會很快就到來了。

1363年二月,張士誠突然向韓林兒和劉福通發難。這時候的張士誠已經被元政府收編了,可謂是財大氣粗,武器人員配備精良,要啥有啥。打得張士誠和韓林兒手足無措,隻得龜縮在安豐城中絕望的等待朱元璋前來救援。

朱元璋收到劉福通的求救信,找來劉伯溫商量此事。劉伯溫沒有表態,他想先聽聽朱元璋的意思。

“元帥作何打算?”劉伯溫問道。

“我覺得一定要救:一則同屬紅巾軍,這個韓林兒還是自己名義上的老大,從道義上來講,要救主;二則安豐地位重要,一旦失守恐怕張士誠會趁機進攻應天。”朱元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