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土木堡之辱(1 / 1)

有句老古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打仗,需要做好後勤工作,但是這次出征,好像沒做這個準備。

還有一句話叫做:“韓信帶兵,多多益善!”這一個強調的是帶兵指揮能力,如果沒有那麼大的能力,這五十萬人,不是戰鬥力,而是累贅!

這個王振,從前是個不得誌的學官而已,後來下了狠心,揮刀自宮成了宦官,說白了就是個文人而已。

這麼個不懂軍事的弱小文人,卻硬要去指揮五十萬人的大軍作戰,結果可想而知!

大臣們都反對皇帝禦駕親征,但是王振是司禮監,隻有他說了算,其他人的反對無效。

就這樣王振執意帶著皇帝出征,去尋找屬於他的榮光。

隨著他出征的,還有滿朝的文武精銳。皇帝都出征了,他們還能在皇宮裏待著嗎?這些文武大臣,在心裏問候了王振的祖宗無數遍,硬著頭皮去冒險。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大同爆發了一場大戰,明軍全軍覆沒。就在同一天,大明帝國的大軍,開始出征了。

王振和年僅二十三歲的皇帝,帶著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往大同,在這裏,王振接見了剛從大同會戰逃出來的郭敬。

郭敬繪聲繪色的跟王振講述了先前的戰鬥故事,並跟他添油加醋的描述了戰敗的慘況。

王振聽了這些後,突然嚇得大驚失色,沒有了先前的豪情壯誌,命令部隊趕緊班師。

眼看著打不過,那就趕緊跑吧!這本來沒什麼問題,跑了就安全了!

但是王振這個暴發戶,突然發達了,當然要光宗耀祖了!大同離他老家很近,他說服了皇帝,帶著五十萬人,到他的家鄉蔚去溜達了一圈。

既然王振想去家鄉顯擺一下,那就去溜達一圈吧!五十萬大軍調轉方向,向蔚縣出發。溜達完一圈,如果繼續前行,這也沒啥,還是有時間順利返回京城的。

但就這時候,王振又做了個作死的決定,讓走到半路的五十萬大軍掉頭返回大同,按照原路返回京城。

這又不是旅遊,後麵有蒙古的追兵,非常危險的事情,王振全然不顧這些,按照他的性子,命令部隊再次調轉方向。

他的理由很在理,這馬上要秋收了,大軍不能經過蔚縣,別把他老家的莊稼給踩踏了,全然不顧五十萬將士的生死。

將士們怨氣衝天,卻敢怒不敢言!

在大雨滂沱的泥濘道路上艱難行軍。

這麼來來回回的折騰,一個多月後,也先命令蒙古軍隊發動了襲擊。

負責後衛工作的朱勇,帶領著五萬大軍應戰,卻也先的兩萬人全部給滅掉了。

這時候明軍的大部隊,已經逃竄到土木堡這個地方,本來如果繼續逃跑,可以逃到軍事重鎮懷來,然後防守就可以了!

但是這時候的王振,又一次把他的愚蠢發揮到極致,竟然命令大部隊原地待命,暫緩入城。

就這樣,明軍五十萬將士,失去了最後的逃生的機會。等待也先到達土木堡,對明軍發動了猛烈攻擊。

結果明軍全線潰敗,五十幾萬大軍喪失殆盡,朝廷的這些文武精銳全部葬送在這個地方,這是一種奇恥大辱!

當然,太監王振也沒能幸免,死於亂戰之中。大明帝國數十年積累的財富,數十年積累的人才,這一把輸得精光。

土木堡戰敗的消息傳到京城,後宮的太後和皇後們哭成一團,留守在家的大臣,也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整個皇宮陷入混亂之中。

這個時候,隻有吏部尚書王直比較冷靜,問了一個靈魂拷問的問題:“我們的皇帝還活著嗎?”

對呀?皇帝還活著嗎?

大家隻在那裏慌亂痛哭了,

竟然把這個最關鍵的問題給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