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背景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原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準,由前政協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
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初期曾被鄧小平同誌讚譽為“中國在對外開放中的一個窗口。”中信集團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堅持開拓創新,通過吸收和運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采用國際上先進、科學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在諸多業務領域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在國內外樹立了良好的信譽,為國家的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信集團現已成為具有較大規模的國際化大型跨國企業集團。中信集團目前擁有44家子公司(銀行),其中包括設在香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的子公司;在東京、紐約設立了代表處。中信集團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截至2007年底,中信集團的總資產為13217億元;當年淨利潤為160億元。
在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5周年時,鄧小平為題詞“勇於創新,多作貢獻”;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20周年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題詞“開拓創新,勤勉奮發,辦好中信”。
1979年1月,鄧小平同誌在約見工商界和民主黨派人士時,希望榮毅仁等同誌能圍繞改革開放做一些實際工作,發揮自己的作用。同年2月,榮毅仁同誌向中央提出了《建議設立國際投資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見》。1979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成立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1979年10月,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正式成立,榮毅仁同誌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初成立的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
中信集團的改革與發展過程
中信成立以來,其改革與發展大致經曆了以下幾個時期:
1979年~1984年(創業時期)公司成立初期,主要通過吸引和利用外資,服務於國內經濟建設,發揮對國民經濟“拾遺補缺”的作用;同時在管理體製、經營方式和業務領域等方麵進行了一係列探索和創新,率先對外發行債券,開辟了多種融資方式,最早開展了融資租賃、海外投資、國際經濟谘詢等業務,積極開展中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在許多方麵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1985年~1988年(快速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公司繼續開拓創新,利用外資發展投資業務,取得快速發展。為適應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公司進行了機構改革,將主要業務部門分別獨立出來,先後成立了若幹個專業子公司、地區子公司和海外子公司,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從事生產、技術、金融、貿易、服務等綜合性業務的企業集團。榮毅仁董事長製訂的“中信風格”,成為中信人的行為準則。
1989年~1992年(調整時期)根據國家對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公司圍繞加強管理、壓縮投資規模、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麵實施了一係列調整措施,公司業務在調整中繼續取得發展。1992年7月,公司製訂了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確定了“加強管理,提高效益,抓住機遇,積極發展”的基本方針和發展目標。
1993年至今(穩步發展時期)1993年3月,榮毅仁同誌當選國家副主席,國務院調整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領導班子,魏鳴一同誌任董事長,王軍同誌任總經理。從1993年起,公司圍繞發展戰略、業務重點和經營管理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研討,注重克服重開拓、輕管理的傾向,加強經營管理,強化宏觀控製。
1994年1月,國務院明確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為現代企業製度試點。公司提出按照現代企業製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體製,進一步界定子公司的發展方向和業務範圍,緊縮國內投資業務,積極開展金融業務,進一步改善資產結構和財務狀況。公司確定用經營計劃管理取代目標管理方式。
1995年4月,國務院調整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領導班子,王軍同誌任董事長、秦曉同誌任總經理。公司確定了加強內部管理、改善財務狀況、評價和優化資產、搞好人力資源配置等四項工作重點和應把握的基調,並在此基礎上明確提出了“整合、優化、發展”的方針,製定了“九五”發展規劃。
由於采取了上述一係列措施和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使公司經受住了亞洲金融危機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與考驗。麵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發展機遇和巨大挑戰,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根據自身狀況和發展戰略,確定了“十五”期間“改革、創新、調整、發展”的工作方針。
2000年7月,國務院調整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領導班子,孔丹同誌任副董事長、總經理。
公司積極主動地提出經營體製改革方案,得到國務院和有關部門支持和批準。2002年公司實施經營體製重大改革,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集團新章程獲得國務院批準,成為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成立了中國第一家金融業的控股公司。中信集團改革和戰略性調整取得重要的階段性進展,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矗
2006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調整了中信集團主要領導職務,孔丹同誌任董事長,常振明同誌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順利實現了中信集團主要領導的新老交替。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員工,保持穩定連續,繼續創新發展,努力把中信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中信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個以金融為主業、涉及諸多領域的國有大型跨國企業集團。
中信集團的經營規模和業務範圍
截至2007年底,中信公司的總資產為13217億元;當年淨利潤為160億元。
目前,中信集團的業務實際上主要集中在金融業和非金融業領域。金融業包括商業銀行、證券、保險、信托、資產管理、基金、租賃等,經營門類齊全,綜合優勢明顯。非金融業主要涉及房地產基礎設施與區域開發業務,工程承包業務,資源與能源業務,製造類業務,信息產業,商貿與服務業等領域。
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中信集團在國內外建立了良好信譽,形成了巨大的無形資產,擁有一批熟悉市場經濟的專門人才。
中信集團自成立以來,一直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與大力支持。對於中信集團在改革、開放、發展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黨和國家都給予了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