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1 / 2)

那麼,向梁為什麼又回來了呢,難道他不想自殺了嗎?

原來,向梁出了醫院大門,正好遇到沈薇。

沈薇先前采訪被向梁拒絕,但她一直放不下這個題材。

伴隨著深入改革的浪潮,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創業的,要利潤,打工的,要業績,同行之間要競爭。

省電視台《俯瞰都市》欄目組招聘了三個實習記者,具體留下誰還不好說。

因此,三個實習記者都使出渾身解數,每天馬不停蹄尋找題材,要創造出一點兒業績,給轉正加分。

城市很大,社會很大,人群廣泛,改革蒸蒸日上,各行各業開足馬力,國家日新月異,到處都在改變,每天都有數不清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

故事有了,還需要人去發現,去挖掘。

信息時代,網絡發達,傳媒工具多樣,主流媒體,自媒體,都在捕捉各種話題,有的用來大張旗鼓宣傳,有的背後有推手炒作。

比如,扶起摔倒老人反倒被訛、一個農民工接住樓上掉下來的孩子、城管和占道經營者打起來了、深山老林發現一座神秘建築、蝲蝲蛄屯發現一隻三隻眼的耗子……等等。

誰不想要業績,誰不想要流量,誰不想爆紅……

各路媒體也使出十八般武藝,想盡辦法征集新聞線索,開通新聞熱線,有獎征集線索,創建公眾平台,深入社會一線采訪等等。

媒體人多,有時候得到一條新聞線索,當你趕到時,早已經被人捷足先登了。

再說,被采訪對象能不能配合,也很重要。

向梁,就是不配合的這種。

所以,沈薇抓到了向梁這條線索,怎肯輕易放棄呢。

向梁跑了,沈薇就去病房,想從張棉生口中得到一些東西。

張棉生還是很配合,但他僅僅是從急救室轉入病房時,看到了向梁,還以為對方是醫院的護工,如果不是沈薇說,他甚至不知道這個他認為的護工,竟是他們父女的救命恩人。

沈薇又去外圍搜集線索,有人說看到向梁去了趟手機店,回來就有了錢,她就就覺得向梁不是賣了手機,就和手機店老板是朋友,於是,就去了這家手機店采訪。

開始,手機店主不承認有這件事。

因為,向梁的手機是名牌產品,在市場上是搶手貨,即使原價9000多也有人要,手機店主一轉手就能賺7000多塊錢,所以,他不想吐出到嘴的肉。

可沈薇可不是被輕易糊弄得了的,她向店主說明了她是省電視台的記者,手機的主人是見義勇為,並施壓給店主,如果店主不說實話,乘人之危,他就把這件事在電視上播出,讓公眾做個評論。

店主害怕背上惡名,手機店倒閉,隻好說了實話……

甘願賠錢,用心愛的手機換錢救人,這更顯主人公的形象高大,滿滿的社會正能量,沈薇意識到向梁身份不一般,背後應該有個很大的一個謎,這也增加了事件本身的意義,讓她更有挖掘下去的動力。

此刻,再次與向梁迎麵相遇,沈薇豈能放過這個機會,立馬攔住向梁:

“先生,請留步!”

向梁一看又是那個討厭的女記者,就很不耐煩地說:

“煩人,躲開!”

沈薇心想,這人是怎麼了,變態嗎?姑奶奶也是電視台裏出了名的美女記者,你怎麼就不正眼看我,還一副嫌棄的樣子,就沒罵我滾開了。

她也來了倔勁兒,不但沒讓開,還橫眉怒目杏眼圓睜向前一步:

“告訴你,今天不接受采訪,你就從我身上踏過去!”

這個時候,向梁想死已經走火入魔,什麼金錢美女在他眼裏已經不如糞土,就憤怒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