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地震的預測(4)(2 / 2)

另外,在強地麵運動研究和地震危險性研究中,用地震台網記錄到的地麵運動和地震的資料作為輸入參數。地震監測是預防地震和減輕災害的基礎。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國的地震觀測網建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以來,我國建成了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形變、測震、流體、電磁四大學科幾十種觀測手段的數字化綜合性地震監測台網。

“十五”期間,我國通過實施數字地震觀測網絡項目,建成了1200多個國家、省和市(縣)三級管理的地震監測台站。建立了15000餘個群眾監測點,布設了總長度達數萬千米的流動觀測線路,形成了固定觀測與流動觀測相結合、多種學科相結合、專家群眾相結合的覆蓋全國的地震觀測網絡,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我國地震速報能力和地震監測能力,大大提升了地震發生後的應急處理水平。

目前,首都圈地區可以監測1.0級以上地震,速報時間在10分鍾之內;省會城市和東部地區可以監測1.5級以上地震,速報時間在15分鍾之內;其他地區可以監測3.5級以上地震,速報時間在25分鍾之內。

地震預兆的民謠

由於地震的多發性和破壞力的巨大,廣大人民群眾對地震的發生與地震前兆異常現象進行了深入的觀察,並總結出許多預知地震的經驗。其中有些內容更是被編成了民謠,對於向人民群眾普及地震知識有著特殊的作用,現在我們摘錄幾首如下。

其一: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無雨泉水渾,天旱井水往外冒。

水位大升降,翻花打旋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甜水變成苦味道。

天變要下雨,水變地震要來到。

建立觀察網,發現異常快報告。

其二:

地下水,有前兆。

不是漲,就是落。

甜變苦,苦變甜。

又發渾,又翻沙。

見到了,要報告。

為什麼?鬧預報。

其三:

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亂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貓攜著小貓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麵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哄哄,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綜合異常作預報。

其四:

牛馬驢騾不進廄,豬不吃食拱又鬧。

羊兒不安慘聲叫,兔子豎耳蹦又跳。

狗上房屋狂吠嚎,家貓驚鬧往外逃。

雞不進窩樹上棲,鴿子驚飛不回巢。

老鼠成群忙搬家,黃鼠狼子結隊跑。

冰天雪地蛇出洞,冬眠動物夏蘇早。

蜻蜓大群定向飛,蜜蜂群遷跑光了。

青蛙蛤蟆細無聲,魚翻白肚水上躍。

野雞亂叫怪聲啼,蟬兒下樹不鳴叫。

園中虎豹不吃食,熊貓麋鹿驚怪嚎。

大鯢上岸哇哇叫,金魚出缸籠鳥吵。

其五:

響聲一報告,地震就來到。

大震聲發沉,小震聲發尖。

響得長,在遠程;響得短,離不遠。

先聽響,後地動,聽到響聲快行動。

其六:

上下顛一顛,來回晃半天。

離得近,上下蹦;離得遠,左右擺。

上下顛,在眼前;晃來晃去在天邊。

房子東西擺,地震東西來;要是南北擺,它就南北來。

其七:

噴沙冒水沿條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冒水噴沙哪最多?澇窪堿地不用說。

豆腐一擠,出水出渣;地震一鬧,噴水噴沙。

窪地重,平地輕;沙地重,土地輕。

其八:

磚包土坯牆,抗震最不強。

酥在顛勁上,倒在晃勁上。

其九:

地震鬧,雨常到,不是霪來就是暴。

陰曆十五搭初一,家裏做活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