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假期到了(1 / 2)

毛鉤,是用豬毛和黃鼠狼的尾巴毛做的,形狀酷似漂在水麵的昆蟲。

毛鉤進水後,要迅速地甩一甩,活動的物體對魚兒的吸引力很大。一旦魚咬鉤,就要眼疾手快地提鉤,才能有所斬獲。

扁擔溝子是種小魚,單是一條,肯定吃不飽的,金廣森總是等到吊滿了一簍才停下。

小魚處理起來著實麻煩,通常隻是去掉魚鱗和內髒,就支個鐵鍋,放些大醬一起燉了,用醬香壓一壓鬱的腥味。每當魚肉的香味飄出來,金廣森就想,要是能貼幾個餅子,該有多好!

然而糧食太少了,苞米麵之類的雜糧也格外珍貴,他隻能這麼想一想。

這天,他的小鍋燉魚快熟了,身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廣森,我聽同學們說,你吃獨食,果然是真的!”

金廣森聽了一顫,那是他同班的女同學張小玲的聲音。

張小玲和金廣森同歲,也是學漢語言的師範生,梳著精神的短發,瞪著一雙杏眼,假裝生氣地看著他。

金廣森臉一紅,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招呼張小玲一起來吃。

年青人正是容易餓的時候,這鍋扁擔溝子算不上什麼美味,有不少小刺,細嚼之下還有些土腥味,但兩人吃得很開心,有點春遊的氣氛。

張小玲性格開朗,在班上當文藝委員,有時會自己編些歌謠。

兩人吃完魚,張小玲看著湍流不息的河水,在颯颯的風中唱起自己寫的歌:

“霧從穀底起,雲從峰頂遊。

鷹往山上盤,河往山下流。

陽坡多黨參,陰坡苔蘚厚……”

青山上有尚未消融的冰雪,綠水中有靜靜漂浮的薄冰,而金廣森沉浸在這歌聲中,無暇顧及周圍的環境。

兩人的相知相識如水流淌,如歌聲清揚。

不久後,快要到寒假了,張小玲家在大慶,離學校不遠,並不著急趕回去。

這天,班主任蕭老師邀請她和金廣森去家裏吃飯,張小玲去學校的後山摘了些野果山丁子,浸在白酒裏作為禮物,興高采烈去了老師家。

她到達的時候,金廣森已經坐定了,似乎在蕭老師家已經待了一段時間。

午飯很豐盛,有土豆燉牛肉,還有一小壇扁擔溝子剁碎了炸製成的魚醬。

蕭老師笑著說:“小玲啊,你看,我們這是不是就快到共產主義了?等到有一天,咱們能頓頓土豆燉牛肉,全中國的人民就都過上好日子啦!我年紀大了,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那樣的一天,可是你們年輕啊,你們一定能看到的!等你們畢業了,當上老師,你們也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學生啊!”

蕭老師一邊說著,一邊招呼兩人多吃菜。席間,金廣森的話不多,他隻是注視著張小玲,若有所思。

飯過五味,蕭老師又道:“小玲啊,現在是新社會了,結婚這樣的事,是不是不用父母包辦了?”

“那當然了!舊社會都被打碎了,哪兒還有包辦婚姻!”

“那要是老師給你建議,你願不願意聽呢?”蕭老師放下筷子,笑眯眯地看著張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