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四十章和解(1 / 3)

無名的畫家曾給年少的梓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一路走來,是自己的決斷造就現在的她。她突破的是自己薄弱的美術基礎、家人的不解和考試的壓力。雖然選擇了學藝術,但她從來沒有把文化課丟在一旁。

人們嬉鬧著,有的人自發走上舞台,唱一唱舊日曾流行過的歌曲: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梓蘭由於名字中帶一個“蘭”字,被人們起哄架秧子,她便也登上舞台,同唱這首老歌。

人們聚在一起,雨停了也不願離開。

這是虛擲光陰嗎,亦或是唯一能夠忘卻煩惱的方式?這天梓蘭沒有回學校,她翻出些些閑置的海綿墊子,放在台球桌上和衣而睡。已經結束的演出像一場幻覺,仍然回蕩在腦海中。

年輕人們或許自以為在流浪,但他們其實都有地方可去,也必須要去。升上大三後,直麵的問題是未來道路的選擇。金廣森給外孫女打電話,也談到了這一點:

“梓蘭啊,姥爺老了,以前還想著要不也寫本家書傳下去,現在想想還是算了。有什麼話,我想起來就和你說說,好嗎?”

他麵對晚輩有種遲疑,生怕自己的經驗不足以適應這個時代,反倒對孩子們起到反效果。

“姥爺您說,我好好聽著。”

“梓蘭啊,你爸媽不容易,你可別氣他們。”

“我沒有啊,我很好的,我的成績,都很靠譜的。”

“哦,這樣啊,他們說你不怎麼回家,都給我告狀啦。”

“哈哈,他們怎麼還這樣告狀啊?我是忙學校的事呢,真的。”梓蘭說著,也有些心虛。

“嗯,梓蘭啊,現在你們這代人,學校條件多麼好啊,不像我們那時候……”金廣森陷入回憶,又說了許多曾經講過的故事。

梓蘭耐心聽著,身邊有同學走過,也沒有留意。

“梓蘭,你還在聽嗎?以後工作啊,也盡量留在父母身邊吧。你媽媽十七八歲就離開家上大學了,很多時候又麻煩都是自己扛過去的。你要不那麼辛苦,好不好?”

“好,姥爺說的,我都聽。”

梓蘭已經下決心,要留在林莊,和同學們一起建美術館。其實這件事關係重大,如要完成非一日之功。她對此有自己的見解,首先是不會將目標到處說,因為說得越多,就越容易給自己錯誤的心理暗示,仿佛隻要說出來,事情就辦完了。

林莊附近有些老舊的廠房,正麵臨改造,有消息稱當地希望發展文化創新產業,她有希望在這裏租用合適的場地。

田岡聽說了她的計劃,直言沒有興趣:

“如果說這地方也不可避免變得商業化,我就帶著腿兒腿兒換地方吧。”

可是,他終究沒有帶走腿兒腿兒。林莊的流浪貓不少,和腿兒腿兒長得像的野貓有好幾隻,田岡總能一眼區分出哪隻才是他要找的。腿兒腿兒爬樹很靈活,似乎有預感人來捉他,在樹梢看看人們,一溜煙兒地沒了蹤影,便再也尋不著了。

“田岡,那本來就是野貓,別抓了。”

田岡聽了,沒有調侃也沒有自嘲,默默收拾了鎮痛瓦舍的一切,打道回府。

他沒有帶走那一罐子製作失敗的葡萄酒,一個雨夜,罐子裂開了,周遭被菌類混戰的味道汙染,像打開了發酵的魚罐頭。

從此,這一帶便多了些傳說,大約是說失意的音樂家在這裏留下埋伏,不讓人靠近之類的。

一些人預感到林莊將變得不再夢幻,也陸續離開。他們原本就不屬於這裏,屬於大地的隻有無盡的碧樹藍天。

在梓蘭的印象中,東北是老工業基地,應該有很多廠房的。她見過的不多,姥姥姥爺都是書生,平日裏和書本打交道多,她也就對工廠沒什麼概念。

為美術館選址的時候,她才第一次走進真正的廠房。那裏麵比她想象得小,陽光從高處打進來,照亮室內飛揚的塵埃。

梓蘭他們的項目,得到了校友的支持。學校近年來注重凝聚校友的力量,加強建設校友會組織。校友之中不乏成功人士,願意幫助學弟學妹開拓事業,捐贈了不少學生項目。美術館項目在校園創業大賽中拔得頭籌,也就順理成章有了的啟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