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攪和成一鍋粥(2 / 2)

次日一早我便跟著夫人出門前去參加謝夫人的宴會,謝夫人的丈夫是永州司馬,刺史的左膀右臂,現在舉辦宴會也是刺史府的意思。

到了謝府門前,熙熙攘攘的跟趕大集似的,人擠人馬車擠馬車,脂粉味和馬糞味交織在一塊,真叫人腸胃不舒服。

黃員外在永州也是數得上的人物,自然也把馬車趕到了府門口才下車。

剛下車幾位夫人就圍了上來,對著夫人從頭到尾,從簪子到鞋麵的花樣都誇了個遍。跟組隊似的故意把我晾在一邊,我才不在乎呢,低頭偶爾欣賞絡繹不絕的美人們。

“今日是什麼東風,竟然把黃夫人吹來了,聽聞咱們永州府的福女都來了?”清脆的聲音傳來,我一抬頭看到這人的打扮和年齡,應該是謝夫人了。

宴會的主人都特意出來迎接了,各位夫人自然又是一疊聲的恭維和拍馬屁。不過有心人已經聽出來謝夫人的言外之意,對我的態度也不像之前冷冰冰的了。

巧巧生前沒有參加過宴會,我也沒有 ,隻能一邊回想昨晚黃員外特意派來的嬤嬤講的各種禮儀,一邊跟在各位夫人身後亦步亦趨。

先是到謝家的園子裏逛了一圈,對亭台樓榭和翠綠的荷葉讚歎一番,然後就是各自相熟的夫人湊堆說話去了。

“孟二夫人,我家娘子想跟您探討佛經,不知可否為我家娘子解說一二。”一個小丫鬟走到我身邊,規規矩矩的行禮,清脆地說道。

我看向夫人,她明顯已經聽到了,上下打量了小丫鬟一眼就放我走了:“去吧,你的福氣也是永州帶給你的。人家既尋上門來,就沒有回絕的道理。”

我點頭稱是,跟著小丫頭穿過紫羅蘭長廊,踏著石階就上了橋。

“夫人,孟二夫人來了。”說完後退幾步站在了橋下。

這夫人看來不簡單,我探尋著看向麵前一身淺紫色襦裙的美人,年齡也就十七八的樣子,一張臉跟銀盤一樣幹淨。

“孟二夫人好,我家夫君姓何,去年剛得了舉人,在刺史府謀了一份差事。”

估計是看我一腦袋問號的樣子,聲音便低了幾分:“數年前我夫君有位姐姐曾嫁入黃府,隻不過命運不濟,剛有了身孕不過數月就香消玉殞了。”

四姨娘!我腦子裏電閃雷鳴。

何夫人見我的反應,臉上的笑容加深了幾分:“看來孟二夫人應該記起故人來了。當年大姑姐死的蹊蹺,怎奈夫君隻是個一文不名的小秀才,苦果隻能自己生生咽下去。如今既然有了機會,自然是要查清當年的事。”

原來是幫手,我是真的要走大運了,貴人一個個的都來紮堆了。

可還沒等我說幾句話,夫人身邊的丫鬟嬤嬤就親自前來找我,一副慌慌張張的樣子。我真好奇,多年後宅老手還能這麼失態?

“二夫人,老爺派人來請夫人和您趕緊回府,府裏有要事處理。夫人已經前去與謝夫人告罪,您與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