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圖茲拉亂局(上)(1 / 3)

在基督民兵、猶太複國主義組織、北約國家和以色列對新人民軍的全麵進攻中,穆斯林武裝勢力和政府軍反倒被冷落了。

早在去年12月初,新人民軍大量兵力逼近首都特區時,絕望的維西納王國首相就宣布辭職,向71歲的副首相卡拉季奇公爵移交權力。

這位患了風濕病、動脈粥樣硬化等一係列慢性疾病、視力很差的“元老級”人物一上任,就發表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說,發誓要堅守崗位,直至“士兵全部戰死或國土完全淪喪”。

上任後,卡拉季奇“熱情”地挽留戰鬥英雄米洛舍維奇少將做國防大臣,希望他能夠力挽狂瀾。

同時,到了這般田地,一度曾是東歐國家風光無限的“自由國家楷模元首”的首相和國王卻如同喪家之犬似的,被西方國家集體拒絕接納,甚至被海牙國際法庭以“反人類罪”和“戰爭罪”公開通緝,隻有俄羅斯接納了他們。

12月5日夜,俄羅斯駐維西納王國大使弗拉基米爾·馬爾斯洛夫安排國王和首相坐上飛機,離開首都特區,經過塞浦路斯,轉機前往莫斯科。

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離去並沒有讓殘存的王國政權和政府軍得到喘息。

他們既要麵對新人民軍的總攻,又要麵對來自美國乃至整個北約的外交壓力。

內外交困的卡拉季奇身心俱疲,他隻幹了一個星期,就在12月12日下午召開上下兩院臨時特別會議,投票決定誰來接替他出任維西納王國最後一任首相。

會議召開前,總參謀長做軍事簡報,他直截了當地說目前的軍事態勢已經毫無希望了,卡拉季奇當即接過話茬,宣布辭職。

接著,兩院議會投票選舉,由國防大臣米洛舍維奇出任最後一任首相。

12月13日夜,卡拉季奇和米洛舍維奇進行了權力交接,隨即坐上了最後一班開往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航班。

首相就職典禮前,米洛舍維奇問總參謀長是否願意跟他討論一下目前的軍事形勢(實際也就是挽留)。

總參謀長以自己公務繁忙為由婉言拒絕。

事實上,他在卡拉季奇移交權力前就辭去了總參謀長的職務。

幾小時後,總參謀長就來到圖茲拉港,然後坐上一架俄羅斯人的米-8直升機前往白俄羅斯,永遠地離開了維西納。

不久,他的副手和幕僚也作鳥獸散,政府軍的指揮中樞陷入了癱瘓。

麵對一個軍事中樞神經已經完全陷入癱瘓的國家,米洛舍維奇倒是信心滿滿。

他在首相就職演說中聲稱自己要堅持到底,並承諾釋放所有政治犯,結束信息管製,組建包括所有黨派在內的聯合政府。

對政府軍,他命令部隊要繼續堅守剩下的國土。

對新人民軍,他進行了嚴厲批評,指責他們“隻顧自己狹隘的階級利益,不顧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利益”,是“可恥的賣國賊和強盜”。

演講末了,他向俄羅斯聯邦政府發出呼籲,希望得到更多的援助,乃至直接支援。

作為對米洛舍維奇幻想的回應,新人民軍空軍15架攻擊性無人機於12月18日16點25分從東北軍區的空軍基地起飛,18點00分飛抵圖茲拉機場上空投彈轟炸,炸毀政府軍空軍21架飛機。

這次空襲狠狠扇了米洛舍維奇一個巴掌,同時也正如新人民軍領導人們預想的那樣,對政府軍空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衝擊,並促其瓦解。

空襲後,政府軍所剩無幾的轄地內的空軍大部分機群和空勤人員恐慌出逃,飛往鄰國。

即便是新人民軍的坦克群已經撲到跟前、明天清晨就要發動進攻,可首相大人還是斬釘截鐵地告訴城防司令:

“達官顯貴們可能都跑了,但……我們不能輕易把我們的家園讓給共軍,無論發生什麼事,所有的士兵都必須要堅持戰鬥。”

政府部門紛紛南逃,外國人忙著撤離使館留守人員和聯合國工作人員。

而特別空勤團、皇家憲兵團和機場的傘兵部隊還在堅守自己的陣地。

雖然維西納王國已經有一些高級將領逃命,海軍許多艦艇也趁夜出逃,但首都特區的絕大部分部隊依然待在掩體和前沿炮位上。

英勇頑強的新人民軍並沒有給他們保住政權的機會,政府軍仍然兵敗如山倒。

“我們已經山窮水盡了,向圖茲拉港撤退吧,”首相帶著衛隊,坐上凱迪拉克豪華轎車,頭也不回地“金蟬脫殼”了。

既然首相都下了命令,作為軍人隻有服從。

城防司令把手下全體軍官召集過來,告訴他們保衛首都的戰鬥已經結束了,命令他們從首都特區撤回。

什麼?這是什麼意思?!

大部分士兵都怒火萬丈,一些人繼續戰鬥到打光彈藥為止。

但零星的射擊已經不可能給新人民軍造成什麼阻礙了。

幾個小時後,整座城市正式落入新人民軍手中。

倉皇逃竄到圖茲拉後,情況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轉。

雖然在普京總統和紹伊古大將的強硬表態下,俄羅斯軍隊大舉入境,包括格魯烏陸特、近衛第31空突旅、近衛第42摩步師、近衛第98空降師、第76近衛紅旗空降師、近衛第11空突旅、近衛第155海步旅、近衛第40海步旅、近衛第22特戰旅、近衛第106空降師和第200摩步旅在內的龐大軍團——西南集團軍群強行進入,協助首相防守最後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