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古代生活 很不錯的古代家庭(1 / 2)

回到李華陽的娘家已半月有餘,對這裏的生活也已慢慢適應。李員外也是當地的大戶,擁有幾座山林,幾千畝水田並幾處田莊,每年的田租、獵租、並果林樹木等一年收入無數。所以回來的這些日子,倒是吃穿不愁。

李員外初聽到自己女兒與人通奸,紅杏出牆的醜聞,簡直怒不可遏,吩咐家人誰也不許探視,隻當沒有生過這個女兒。李家正室夫人,也就是李華陽的母親整日哭哭啼啼,哀痛女兒,怎奈家規森嚴,也不能輕易出門。

當日我出堂之後,也沒有再回易家,想來那裏也再無我容身之處。隻是揣著懷裏的休書帶著在公堂之外為我的冤情昭雪喜極而泣的慧心回到了這個李華陽未出嫁之前有著溫馨回憶的家。

李員外雖是一方地主,十分富有,但家庭結構在當時的宋朝還算比較單純的。他一共隻有三房妻妾,正室夫人就是李華陽的母親,娘家姓趙,我是趙夫人的第二個孩子,在我上麵還有一個大哥,大我兩歲,叫李華彥,主要幫著家裏打點各項事務。二房是趙氏的陪嫁丫鬟,姓張,因李員外見她在身邊日子久了,也懂得進退,遂納了她做二房,張氏也有一子,名華榮,今年十二歲,長得倒也清秀可喜,已請了私塾先生來家中教學,是準備走仕途的。三房是從人伢子手中買來的,姓陳,來了好幾年,也不曾生養。在娘家時曾聽趙夫人說過,許是當初想把她賣入勾欄妓院的,所以不知弄些什麼藥來把人給毀了,再也無法生養。

華陽母親寬厚,二房原就對趙氏忠心,三房因無法生養也不敢出頭,處處存著小心,所以這一家人倒是相處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妻妾和睦,十分和平。

李員外家剛探得消息,我人早已到了李府。趙夫人乍一見我,痛哭一聲:“我苦命的兒”就撲上來抱住我,一邊哭一邊說:“我的兒啊,你嫁過去才一年,怎麼命苦至此,遭此大禍。”

我也擠出兩滴眼淚,隻是不知道說什麼好,隻哽咽道:“母親………”

張氏、陳氏將我們兩人拉至一邊坐下,趙夫人猶在哭泣。張氏問道:“我們也已打聽了消息,探得姑娘原是冤枉,這會兒正為姑娘高興,不想姑娘就自己回來了,隻是怎不見姑爺一起回來?”

隻聽“撲通”一聲,慧心跪倒在地大哭:“夫人,蘇晩玉心毒,姑爺心狠,姑爺因聽了讒言,昨夜已給了小姐休書,說小姐是生是死,再與易家無幹。”

“什麼,”趙夫人猛地站起,臉色灰白,身體搖搖欲墜,“這麼說,是被休回來了。”

張氏忙上前一把扶住,安慰道:“夫人別太過擔心,小孩子家年輕氣盛,難免做出些出格的事來,等再過幾天,姑爺想明白了,說不定就派人把姑娘接了回去。”

我可不這麼認為,我心裏暗道。

一旁的陳氏默默的扶起大哭不止的慧心,什麼也沒說,隻給了她一塊手帕。

當晚,當李員外與長子李華彥回到家中,聽家裏人訴說了事情的始末,李員外尚不言語,李華彥已大怒,說道:“那蘇家,也不過是八品的官員,就敢如此仗勢,如此欺負我妹妹。想我李家與易家結親,也算門當戶對,就因為攀了蘇家,就喜新厭舊,把我妹妹趕出家門。”

趙夫人哭道:“女子當三從四德,從一而終,這結婚才一年,就被休棄,以後可怎麼見人哪。”

李員外在我的記憶中也是疼愛女兒的,這會兒也是麵色哀戚,幾欲垂淚。

我跟著眾人一起哭,反正哭這種反應在當時來說應該不會錯的。

李華彥怒氣未平:“母親何須煩惱,既然妹妹在那邊沒有好日子過,難道我們做家人的,倒把她往火坑裏推不成。既有我和弟弟,就叫妹妹在家住著,有我和弟弟的飯吃,絕不會少了妹妹的。”

又向著我說:“妹妹隻管在家住下,若再有好親事,父親母親自然替你做主。若是妹妹命裏如此,哥哥我就養著妹妹,絕無怨言。”

這會兒我流出的眼淚是真的,不管是不是穿越了時空,是誰的身體誰的靈魂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的我的周圍,是我的家人,關心著我愛著我的家人,他們用這個世界的法則考慮我的境遇,也用他們能用的最好的方式來安排我的生活,如果我代替已死去的人擁有,那麼我就該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