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不奇怪,九一年,即使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蛋糕行業也才剛剛起步,在缺乏網絡以及數字手機的時代,信息的流通速度受到極大的限製,也使得蛋糕行業的市場同步率處於一個極低的位置,所以靖海市這些小地方沒有蛋糕店並不是什麼出奇的事情。
就梁蘇的記憶當中,不單是蛋糕,在許多商品或者產品上,也存在市場同步率不均衡的問題,前塵往事裏,在九十年代初期,許多在南方沿海城市賣得很火的商品,往往過了幾年之後才會在內地流行起來。
這種地區之間的巨大差異,導致無數的商機出現,在梁蘇看來,此時的西江省,真可謂遍地機遇!隻是,梁蘇目前實力有限,就連靖海市本地市場也不曾開發起來,其它地方,也就無從談起了。
梁蘇甚至懷疑,此時省城豫章多半也還沒有蛋糕店,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蛋糕這塊市場的可操作性就大大提高了。不過,梁蘇現在暫時還沒有精力去考慮省城的事情,要做,也得先從靖海本地做起。
雖然決定了要做蛋糕行業,但事情也並非可以一蹴而就,畢竟,前一世,梁蘇本人也沒有接觸過蛋糕行業。
不過,這卻難不倒梁蘇,所謂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前世梁蘇雖然沒有接觸過蛋糕行業,但在蛋糕店消費的次數可不少,現在他所要做的,就是回憶一下自己前世曾經消費過的那些蛋糕店的細節,把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記錄下來,然後精心整理一下,大概就可以得到一份比較完整的創業計劃了。
於是,梁蘇先是用了一天時間做出計劃書的初稿,然後又花了一天時間結合當前的市場以及自己的一些經營理念將計劃書修改,很快,一份詳細的蛋糕店創業計劃書就出來了。
然而最終的計劃書成型後,梁蘇卻發現自己遇上了最大的難題,他有資金,有項目,現在卻開動不起來,因為缺乏一個進行實質操作的執行人。
梁蘇當然不可能自己拋頭露麵去做這件事情,畢竟他現在才隻有十三歲,而且身高也才剛剛到達一米五,才隻是一個半大少年。而在外人看來,梁蘇就是一個小孩子,這樣一個小孩子是完全無法取信於人的,所以現在讓梁蘇自己去開蛋糕店的話隻會是個笑話。
所以,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梁蘇尋找一個代言人去為自己做這件事情。
要是梁蘇年紀大一點的話,哪怕是大上三四歲,這點也完全沒有問題,但偏偏梁蘇現在處於一個尷尬的年齡階段,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想想看,一個剛上初中的學生,說要拿出幾十萬去開店,別人不當你是瘋子就會當你是凱子。
當你是瘋子的話,最多不理你,當你是凱子的話,麻煩就大了,一轉身把你的錢全部卷走,到時可真是連哭都沒有眼淚出來,雖然梁蘇自己的錢也來得容易,不過不代表梁蘇舍得讓這些錢去得容易。
因此,尋找一個合適的代言人,現在成了梁蘇最大的難題。
家裏人或者親戚,梁蘇是第一個排除的,如果讓爸爸媽媽知道自己以這樣的方式去搞了一筆錢,不把兩人嚇壞才怪呢!骨子裏,爸爸媽媽還是那種比較傳統的人,短時間內是接受不了這樣驚世駭俗的事情的。
至於親戚,從來就不是做生意的好夥伴,要是親戚想要借點錢什麼的,梁蘇肯定沒有問題,但是要找親戚合作做生意,那就免了。除非日後梁蘇的生意規模上來了,完全占據了主動地位,那麼他才會考慮將親戚納進來。
梁蘇需要的代言人,至少需要具備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梁蘇必須很了解的,二是必須值得梁蘇信任的,這樣的人,還真是不好找。
至於對方的能力,梁蘇目前倒並不是十分看重,因為做蛋糕店並不需要太過突出的能力,隻要能夠認真貫徹執行自己的方略,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想花錢,偏偏卻找不到可以花錢的人,這種感覺,實在有點糟糕!
一連幾天,梁蘇都在費心尋找合適的人選,甚至他還跑了幾趟勞務市場,不過都沒有什麼收獲。
這一天下午,梁蘇經過一家小商店的時候,無意中看到店裏的電視正在播放一出關於抓捕了某某地方某個人販子的新聞,在這一瞬間,梁蘇腦海中亮光一閃,一個極其合適的人選猛地蹦了出來。
“我怎麼能把他給忘了呢?”
梁蘇猛地一拍腦門,腳下用力一蹬,自行車刷一聲滑過地麵往前飛馳而去。
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找了那麼久,原來,最合適的人卻一直在梁蘇的記憶當中。
————————————————
PS:今天下午簽約的合同已經寄到了,請大家放心收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