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放學回家,趙卿自然也沒吃多少。人有心事時就是這樣,飯到嘴裏味同嚼蠟。
“我吃飽了。”趙卿放下碗筷,對廚房裏的母親說道。
“不多吃一點嗎?你中午就沒吃多少呢。”江靜知道趙卿中午就沒吃幾口,怕他晚上會餓,於是關切道。
“不用了,晚上少吃一點也沒壞處。”趙卿擠出個微笑,他實在吃不下去,但就算一天下來沒吃多少都沒有感覺到餓。
“好吧,那路上小心。”
即使距離學校不過短短幾分鍾路程,江靜還是會叮囑著孩子。
“好。”趙卿故作輕鬆,打開了屋門。
“等等。”江靜在身後叫住了他。
趙卿回頭,見母親朝他走來。
江靜走到趙卿的眼前,抬起手為趙卿整理著衣領。
雖然歲月沒有在這位賢淑溫柔的母親身上留下太多痕跡,但在趙卿身上留下了很多。她已經沒有自己的孩子高了。
趙卿愣在原地,任由母親抬手為他細致地整理衣領。
“卿卿大了,學會自己思考,也有自己的生活了。但不管有什麼心事,遇到什麼困難,就算不會跟我說,媽媽也會永遠愛著你。”
江靜的話如細膩的絲綢在趙卿的耳畔悄然滑過,溫暖而動人。他不敢看江靜的眼睛,但他知道那雙眼睛肯定猶如秋水,清澈而深邃,盡顯母親的溫柔與關愛。
趙卿笑了,發自內心的笑,邊笑邊有淚試圖從眼角流出。
是啊,那可是他的媽媽啊!趙卿全部的溫柔和細膩都繼承於自己的母親啊!她又怎麼會看不出來趙卿有心事呢?
整理完衣領,江靜抱了一下趙卿,在他的懷裏留下無限溫柔與關愛。趙卿努力不讓自己流淚,他的溫柔來自媽媽,也從爸爸那裏繼承了堅強與冷靜。即使江靜看出了他有心事,即使他深受感動,趙卿也不會在母親麵前流淚。
趙卿頂起泛紅的眼眶,微笑著向江靜道別。
江靜不會問趙卿發生了什麼,既然自己的孩子不願主動說,那她就永遠站在趙卿的背後。
這就是家的意義。
趙卿下樓後再也止不住眼淚,煎熬的內心被親情撕開一道口子,但他不僅緩解了難受,還帶來了溫暖與陽光。
趙卿不得不停下來擦眼淚,而路邊人工湖的長椅靜靜地等待著他的到來,仿佛在無聲地邀請他停下腳步,歇息片刻。
他緩緩地坐下,雙手緊緊握著長椅的邊緣,如此依靠,給他帶來一些安慰和力量。
他抬頭望向湖對麵的高中,目光落在那些教師的宿舍樓上。那些宿舍樓就在學校的最邊緣,是離人工湖最近的建築。
它們靜靜地矗立著,見證著歲月的變遷,見證著一代又一代學生的成長。爬山虎的藤蔓已經蔓延了牆壁的大半,綠色的葉片即使在夕陽下也閃爍著不屈的活力與光輝。
圍牆外,湖岸邊,棵棵鬆樹挺立,它們像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片寧靜的土地。鬆樹下的湖水清澈見底,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沉默中埋藏著一個又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
感受到母親的關懷後,趙卿胸口微熱,仿佛一股暖流在心口的位置流轉,給予他力量。
趙卿想起來,從衣服的內側口袋拿出了蘇兼月送給他的護身符,上麵的平安二字在斜陽的映射下仿佛活了起來,每一筆都流轉著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