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弱以規束,強以武縛(1 / 2)

擦擦額頭的細汗,樓寒腳踩剛剛伐倒的樹木,手下人熟練的去枝削皮,利索的拋光眼前的樹幹。

不遠處

平溪上三棵傾倒的樹木並排連接在左右兩岸,充當喬梁。

走過這架臨時橋梁

木屋選址就在樹林對麵,排布環繞在五塊小靈地周圍。小靈地之間並不緊挨,固劃成五塊區域。

三百人分工行動,伐木的,拋光鑿柱的,扛柱子過河的,還有在對麵搭建木屋的,一個個來來往往,熱火朝天,左右河岸一切井然有序。

行動不久,在眾人協作下三間木屋的形架已勾勒出來。

木屋形狀粗獷,陳設也簡單,隻一屋一木床而已,僅可蔽風雨,因為所用木材高大的緣故,木屋並不顯得嬌小。

有三間樣板在,接下來的建造更容易了些,木屋一間間的立起來,規格也不盡相同,兩人,五人,十人木屋都有建造。

斷木摧林,隻短短兩日,三百人就建立木屋六十餘座,在林中開出左右千米,前後一裏的空曠,豁然開朗。

曠地上,族兵大多坦胸露乳,在最後一間木屋完成,樓寒應允後擰幹汗水紛紛跳進了平溪,樓寒也隻著內甲,外袍早掛在了高枝上,此時越步高樹上,借樹蔭遮日,於高處乘風。

借著開闊的視野,對麵五處木屋靜靜屹立,柱子上的紋路顯得清晰又新鮮。

五處小木屋群既能提前環繞小靈地占下旁邊的土地,也同時順便將自己手下人馬細分成五小隊,方便統領指派,就像今天建木屋分工一樣,協調有序,很見效率。

樓寒觀望良久,於野地兩日建起一座村落的規模,野草所立之地變成一座座屋舍,頗有些感慨。

遠處群山溝壑,峰巒疊嶂。

想自然有鬼斧之力,人也有化腐朽之能!

接下來埋鍋做飯,對木屋再做些粗淺打磨,一日便完全過去了。

後三日,開道計劃完全開動起來,要求後方運輸來的莽牛,九齒鐵犁這兩天也紛紛到位。

石門驛站,顧不凡在一座巨石前收起手中的輿圖,巨石後是幾間木屋,暫且稱為驛站,充當他們的落腳之處。

剛剛的輿圖上隻有在粗劣獸皮上劃出的一道線路,而石門驛正在這條線路的中央位置。

“家夥到位,都動起來,別讓開路的其他隊跑在我們前麵。”顧不凡一聲呼喝,他這一隊六十來人立馬行動起來。

九齒鐵犁套在三頭莽牛身上,九位氣血大漢腳踩大地,雙膝下沉,站樁立定,雙手死死沉壓犁把。

“哞……”

“哞~”

“哞哞”

隨著顧不凡的指揮,三頭莽牛緩緩拉動。

所過之處凹凸的路麵立馬平整,腦袋大的石塊也能輕易犁碎,雖不至於是一馬平川,但路麵左側與右側的平齊能夠大差不差的保證,坡也能給它犁的能走人過車。

十來人驅使莽牛,剩下的人在路前頭將沿途擋住的大石頭能推走的推走,推不走的當場碎掉,畢竟千百斤的巨錘不是擺設。

一行人那是見樹掘根,遇到大石塊就比誰的一膀子力氣大,

逢山……逢山的話繞一下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