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參與我們公司城北地塊的開發?”許一鳴淡淡的開口問道。
“是的,城北地塊,一下子出來新地王。上邊也格外關注。因此我們信達集團,也想參與其中。”
“信達集團似乎沒有參與之前政府的土地招標會。”雖然是詢問,但是許一鳴的語氣是肯定的。
“是的,招標之前,我們集團已經得到消息,二號地塊,已經被人提前拿下了。所以,我們參加招標的意義不大。”鍾永康如實說著。
“但是後來我聽說,許總把三號地塊也拿下了。”
“的確是,不過你說的地王,那是康氏地產中標的一號地塊。”要是地王引起關注,那不應該是他的兩塊地吧?許一鳴表示懷疑。
“那塊地的價格,我們心知肚明。不賠錢,就很不錯了。許總,我們是誠心想跟青海地產合作的。”
“那信達集團,想以什麼條件入股呢?”
“普通的房子,除了建築工程施工團隊以及相應的建材,也就是資金問題了。但是這次,我們信達,想要用我們公司的最新技術。這個除了新的保溫材料之外,我們公司研發的隻能科技係統,可以使房子四季如春,且不多耗電。而且,技術與蜂窩設計相結合,可以打造第五代新式住宅。”
“所以,鍾總是想借著我們開發這次機會,來打響你們信達集團新技術名頭?”許一鳴了然,對象是想給自己公司的產品一個出頭的機會。
“確實有這方麵的打算,但是我們信達跟青海地產想結合,這是雙贏的事。我們公司也可以提供資金支持。”鍾永康對自己公司的新科技相當自信。但是必須的有一個契機,能讓公司的產品得到認可。所以,預期當成供應商,不如自己參與,自己給自己證明。
“鍾總似乎對你們公司的新技術,想當有信心。隻是為什麼不自己開發一個樓盤,用這個新技術呢?”信達集團又不是沒這個實力。
“信達雖然有這個實力,但是更需要一個契機。城北的地塊,是不再會有的。工程資金,我們信達集團願意承擔百分之七十。但是股比隻要求百分之四十。”
“要是項目不成功,青海地產也不過損失百分之三十的現金,但是要是成功了,利潤可是要翻倍的。”
“鍾總可能不知道,康氏地產也跟我們公司拋出了橄欖枝。”這個消息,許一鳴沒打算隱瞞,信達集團隻要留心,就會發現。
“康氏地產?聽說朱康平跟許總關係不睦,看來傳言未必是真的。”鍾永康未嚐不是在試探的。
“傳言而已,不值當一聽。”許一鳴並不會承認的。
“那許總對合作,有什麼意向嗎?”
“這樣吧,我們公司先初步研究一眼,然後組織一場三方會談怎麼樣?”許一鳴覺得,越是有人爭搶,自己才能更占據主動權。
“好吧,那我們就等許總了通知了。”
鍾永康也不著急,今天上門來不過就是表達合作意向的,後續可以慢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