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想到的最簡單的想法,那就是讓這兄弟幾個,先各自從自身的角度,說服自己的外家暫時與自己站隊。
這樣一來,這些皇子的外家,為了自己支持的皇子最終能登上太子之位,也會做出最大的讓步。
等他們各自都開始讓出利益,來支持自家皇子之後。
三皇子何星嶽再提出剛剛他們談到的那些想法,這些世家跳出來直接反對的可能性就會降低不少。
反而因為要牽製其他皇子,而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
隻要這次他們能讓了,有了先例,以後他們能讓步的就隻會更多。
這樣,大乾朝的朝廷未來就不會隻靠收稅獲得銀子了。
朝廷可以有更多獲利的途徑,國庫寬裕了,皇家的話語權才會更重。
皇帝能為百姓做的事兒才能更多。
總之,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雖不確定這事兒能不能成,但這樣的未來,不論是大皇子何星辰,還是三皇子何星嶽跟四皇子何星宇,他們都很是期待。
那就啥也別說了,兄弟三人繼續討論細節唄。
然後三人紛紛給父皇,戶部尚書胡豐源,以及各自的外公寫一封書信。
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一下事情,以及他們各自的訴求,以期能獲得各方的支持。
至於二皇子何星海,三人相信他也一定會同意他們兄弟的想法的。
再說護國大將軍孟羽,畢竟隻是個將軍。
他的官職雖大,但卻跟那些世家不一樣。
這些事兒觸及不到孟老將軍的利益,反而看到其他世家利益受損,他沒準會更樂見其成。
何星辰幹脆在給胡豐源的信裏,寫明讓胡豐源提前跟孟老將軍通氣,以獲得孟羽的支持。
兄弟三人這回是誰都沒避諱誰,三人一起在大皇兄何星辰的屋子裏,當場寫的信。
寫完之後,三人還互相傳閱了一番,各自提出意見,有問題也當場修改。
三人全都認為,彼此的信件完全沒有問題之後,就一起叫來了下人,讓他們將這些信件火速送往京都。
等信都送走了,三皇子何星嶽這回也不急著立即回京都了。
他還要好好想想,回京都之後,話要如何說,他得提前好好演練演練。
等事兒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信件也都早已送至京都,交到所有收信人手中之後,何星嶽這才帶著幾大車的印刷書籍,出發前往京都!
而那些信被送往京都之後,三兄弟根本不知,此時有多少人就因為他們送回去的那些信徹夜難眠。
隻有皇帝何玄天,以及戶部尚書胡豐源,兩人對信裏麵寫的那些內容,表示十二萬分的支持。
可這麼大的事兒,卻不是他們說支持就行的。
即使何玄天是皇帝,是整個大乾朝最至高無上的人。
可他這個皇帝是真不好當啊!
皇帝的話是金口玉言?
啊!呸!
這話也就是最底層的老百姓信,那些世家大族,那些官員有幾個真拿他這個皇帝的話當金口玉言的?!
唉~~~
何玄天真是比誰都鬱悶,明明他是皇帝,可所有的政令,卻從來不是他想如何就能如何的。
就算他是皇帝,那也必須得聽六部九卿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