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安國侯此刻挺身為大王爺發聲,無疑如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波瀾。
幾位尚書交換著眼神,試圖從安國侯的神情中,解讀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化。
可惜,一時半會兒,他們並未看出個所以然來。
武將之中,幾位將軍也低聲議論紛紛。
護國大將軍孟羽聞言也是緊鎖眉頭,甚至在心裏將安國侯這個老匹夫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個遍。
隻有何星辰,嘴角竟掀起一抹令人不易察覺的笑。
來了!
進展果然跟他想的差不多。
他倒是要好好欣賞欣賞,安國侯接下來的表演。
隻見安國侯深吸了一口氣,繼續對皇上說道:
“皇上,微臣在家守喪期間,反思頗多。
我輩身為世家,常言道,以不變應萬變,故而對諸位王爺推行的新政,起初心存疑慮,擔憂變革引發動蕩。
然而,經微臣詳查,事實卻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
他語氣一頓,環視殿內,繼續說道:
“二王爺推廣的土豆種植,確確實實解決了百姓饑餓之苦;
三王爺推動的書籍印刷,大大促進了學問的普及,人才的湧現;
四王爺鋪建的水泥路,更是使得商貿流通更為便捷,國庫因此充盈,民生得以改善。
這一切,皆是肉眼可見的福祉。”
皇帝何玄天聽到這裏,不但沒因安國侯誇他的兒子們,而鬆一口氣,反而心下更警惕了幾分。
安國侯接著說道:“正因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微臣才想了解更多的實情,今後也好為大乾朝的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因此,微臣特意叫來了四王爺身邊的護衛,想要了解一些幾位王爺為國為民的細節。
然而一番詢問之下,竟然得知,無論是二王爺、三王爺還是四王爺,他們手中所有利國利民的差事,居然都不是出於他們自己之手,更不應當做是他們自己的功績。”
此言一出,金鑾殿內一片嘩然,文武百官皆是麵露驚愕,難以置信。
安國侯怎麼能說這樣的話,這不就等於是打翻了幾位王爺所有的功績。
這......簡直是要將幾位王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聲譽,從根本上徹底推翻。
嘶~~~
文武百官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安國侯這樣做究竟是何目的?
他們覺得安國侯是不是瘋了,他這樣做豈不是要跟那幾位王爺徹底對立?
這樣做對安國侯,甚至整個林家,到底能有什麼好處?
就在文武百官百思不得其解之際。
就聽安國侯話鋒一轉,聲音裏忽然充滿了敬佩:
“皇上,經過深入的詢問,微臣終於得知真相。
原來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大王爺的手筆。
原來,自打大王爺到新安府救災開始,大王爺就夜以繼日,不眠不休的為國為民進行籌謀。
可大王爺卻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反而將所有成就,全都謙讓給了其他幾位王爺。
大王爺的這份胸襟與無私,實乃我大乾朝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