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文武百官的質詢與期盼,二王爺何星海、三王爺何星嶽以及四王爺何星宇,終於在一陣沉默之後,齊步走向金鑾殿的中央,麵向皇帝何玄天,表情凝重而堅定。
二王爺何星海首先開口,聲音沉穩有力:
“父皇,兒臣三人承認,我們所承擔的差事,的確是大皇兄所給予的機會。
然而,這並非搶奪,而是基於對大乾朝百姓福祉的考慮。
並經由與大皇兄深入溝通,了解到民生所需後,慎重接下的責任。”
三王爺何星嶽也緊隨其後,語氣中卻帶有一絲委屈:
“啟稟父皇,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對國家、對皇室的責任感。
我們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在充分考量百姓利益的基礎上做出的。
我們不明白,為何這些努力會被曲解至此,特別是當大皇兄本人都未對此有任何異議之時。”
四王爺何星宇則顯得更加直接,他的話語中夾雜著些許憤怒,甚至還惡狠狠的瞪了一眼那幾個侍衛:
“父皇,我們三兄弟雖然所做的差事,均來自於大皇兄。
但我們始終以大局為重,甚至團結協作,根本就沒有安國侯與侍衛口中那樣的勾心鬥角。
今日安國侯與侍衛們的言論,若非別有用心,便是企圖借機挑撥離間,意圖破壞皇家團結,汙蔑我們的名譽。
兒臣懇請父皇明察秋毫,勿讓宵小之輩得逞!”
二王爺何星海、三王爺何星嶽、四王爺何星宇,集體重重的向皇帝磕了個頭,以證明他們的決心和態度。
而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何玄天,自然是願意相信自己這幾個兒子們的。
畢竟不久之前,這幾個孩子與自己共用午膳。
期間幾兄弟提出的筷子理論,何玄天至今記憶猶新。
孩子們都懂得隻有團結一致,隻有將十雙筷子牢牢綁在一起,筷子才不會被人輕易折斷。
正因這幾個孩子都清楚這樣的道理,何玄天就更不會對這幾個孩子有任何的懷疑。
但此時,何玄天更想知道,安國侯此番如此挑撥離間、費盡心機,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何玄天並未示意何星海他們幾個起身,更沒有直言表示他相信這幾個兒子。
何玄天目光深邃,緩緩掃視著下方跪拜的老二、老三和老四。
隨後,他將視線轉向安國侯,聲音沉穩而帶有不可忽視的威嚴:
“安國侯,爾等今日所言,皆關乎皇家顏麵與朝堂穩定。
此事非同小可。
朕聞,家和萬事興,朝堂之上亦是如此。
朕之諸子若能協力同心,大乾朝何愁不興?
然,安國侯你作為朝中重臣,今日特意上朝提出此事,真正意圖與深遠考量何在?”
安國侯聞言,立即上前一步:
“回皇上的話,微臣今日上朝,特意將此秘辛公之於眾,其實並無任何私心。
微臣認為,雖然目前二王爺、三王爺、四王爺把差事做的都很不錯,也給大乾朝的百姓,帶來了不少利益。
但是,他們手中的差事,畢竟是從大王爺身上所得。
而三位王爺,也從未在公開場合下,明確表示過這些差事與功勞,實際上本應都屬於大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