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此事太過重大,是否要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對此事進行商議?”
護國大將軍孟羽實在是不敢拿主意,便提議讓文武百官一起來商議,共同進行決策。
“不行!”
“不行!”
這次卻是老四何星宇跟老五何星旭,異口同聲堅決反對。
“大韓朝80萬大軍四五天內就要到達,就這麼短的時間,孟老將軍難道真的以為,文武百官真能如此快就做出決定嗎?
這麼多年來,就算是芝麻大點的小事,文武百官都能在金鑾殿上爭吵好幾日。
更何況是大韓80萬大軍入侵的事兒呢!”
眾人都用詫異的目光,看著眼前多少有些氣急敗壞的五皇子何星旭。
沒人能想到,五皇子就去了新安府僅僅兩個多月,怎麼就能從一個克己複禮、溫文爾雅的翩翩公子,變成如今這個樣子。
何星旭無視眾人的目光,起身對著父皇繼續道:
“父皇,兒臣可以想到,如若文武百官此時齊聚金鑾殿。
恐怕大韓朝那80萬大軍都已打至京都城下,他們都不一定能爭論出什麼結果。
所以兒臣建議,此事暫時萬萬不可擴散出去,以免造成恐慌。”
大乾朝朝政上的那些弊端,眾人又何嚐不知。
聽五皇子殿下如此一說,護國大將軍孟羽也不再堅持,反而開始思索要如何應對更好。
皇帝何玄天則是看向老四何星宇,剛剛老四也堅決表示,不能叫文武百官前來一同商議。
何玄天也想聽聽,老四又會有怎樣的見解。
“星宇,你也說說。”
“是!
......”
何星宇答應了一句,可眾人等了半天,卻不見他有任何下文。
“四哥,你倒是說話呀!”
“呼~~~~”
何星宇深深呼出一口氣,似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這才緩緩開口:
“父皇,胡尚書既然能意外捕獲信鴿。
大皇兄又能意外碰到,那群疑似是大韓先鋒軍的人。
兒臣有理由懷疑,此刻京都城內必有大韓朝的內應。
否則,那信鴿是給誰的?
大韓朝距咱大乾朝千裏之外,為何不入侵離他最近的幾個皇朝?
卻要不辭辛苦的跑這麼遠,來入侵咱們大乾朝?
如果此次行動不是利益足夠大,大韓朝絕不可能選擇如此行動。
可兒臣剛剛思索了很久,也想不出大韓朝此次行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究竟怎樣大的利益,才能讓他們即使不遠千裏、萬裏,哪怕要跨越兩個其他皇朝,也非要來大乾朝這一趟。
兒臣把目前咱們大乾朝擁有的,所有優勢都想了一遍。
覺得此刻唯一能對大韓朝有點吸引力的,很可能就是二皇兄推廣種植出來的大量土豆。
雖然大韓朝國內的情況,兒臣並不了解。
可今年大乾朝,以及咱們周邊的幾個皇朝,全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天災。
難保遠在千裏之外的大韓朝,會不會與其他皇朝一樣,同樣遭遇如此嚴重的天災。
而這樣的天災,除了會直接收割人命之外,影響最大的或許就是糧食的減產,甚至是顆粒無收。
大韓朝之所以此時選擇入侵咱大乾朝,兒臣以為或許他們為的就是這,兩個月就能收獲,甚至能達到畝產五千斤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