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這裏的人都這麼玩命的嗎?(1 / 2)

我自小就是孤獨的,耐得住寂寞。

我深吸一口氣,坐在一張電腦桌前,開始看起書來。

我真的應該感謝,過去那麼多年來,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也從來不挑書,不挑科目,隻要是拿到手的書,我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要把它給弄明白了。

說到底,我還是應該感謝母親。

農村中大多數的父母,在孩子到一定年紀的時候,就開始動了讓孩子輟學打工的念頭。

我的母親,無論生活是何等的困苦,就算是抑鬱,也沒有改變過讓我讀書的執念。

為了我不被開除,放棄尊嚴當眾下跪,因我取得好成績而笑,給我足夠的學習動力。

雖然我不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讀書多了,自然就快,強行逼自己記得多了,記憶力就比一般人要強。

很多東西不是天生的,而是練出來的。

任何書籍隻要讓我看一遍,絕大多數重要的內容都能牢牢記住,還會迅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這是過去那些年裏,我哪一個科目的成績,都非常優異,沒有短板的原因。

我一拿起書,就完全停不下來,幾本厚厚的書,從頭看到尾才罷休!

我站起身來,伸了伸懶腰,才發現腹中饑餒,掏出手機來看時間,原來是淩晨一點多了。

我早就習慣了這種廢寢忘食的高強度學習狀態,把寧怡拿的幾本書看完了,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已然基本掌握,明天就能開始第一種程序語言的學習。

今天就到這裏了!

我正要離開之時,在最靠近門口的電腦桌處,看到一張電子身份卡,身份卡寫著我的名字。

顯然是寧怡來過了,可能看到我在專心看書,就沒有打擾我!

我將身份卡塞入口袋,隨即開門走出去。

外麵的走廊燈火通明,上方的攝像頭閃爍著紅光,我看了一眼斜對麵的七號門,封閉得非常密實,從外麵看不到裏麵有沒有燈光,聽不到裏麵的聲音。

我本想跟寧怡或者是趙康明打個招呼,想想太晚了,整棟大樓都有種空無一人的感覺,特別的安靜,應該都回去休息了。

於是,我沒有去敲響七號門。

有好幾名保安在值班,他們身軀筆挺地站在門口兩側,就像軍人在站崗,隨意地掃了我一眼,沒有理我。

我在學院中心生活區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隨便買幾個麵包和一瓶純淨水,邊吃邊往宿舍趕。

宿舍關燈了,三個舍友已經睡著,我借著走廊從窗外透進的燈光,輕手輕腳的洗漱一番,躺回自己的床上呼呼大睡。

翌日,早就形成的生物鍾,讓我在六點鍾的時候準時醒來,又是輕手輕腳地洗漱一番,在三個舍友還沒睡醒的情況之下,悄然離開宿舍。

從宿舍到科海樓,大概有一公裏的路程,中間正好穿過生活區,那裏也有一個很大的飯堂,各種各樣的早餐琳琅滿目。

高中的時候,吃飯上廁所我都拿著一本書,不想浪費時間在飯堂吃飯,便打包一份最便宜的白粥,配一點小菜。

我另外再要六個大饅頭,買一大瓶礦泉水。

這是我提前準備好的午飯和晚飯,總共花八塊錢。

除了想省下去飯堂排隊吃飯的時間用於學習,還出於生活費上的考慮。

京都大學承諾的五萬獎學金,還沒有發下來,而且是每年發一萬多,四年發完。

我隻能用縣高中獎勵的三萬元,先交第一學年的七千多學雜費和住宿費。

我手上隻有兩萬多塊,後麵不知道有什麼花錢的地方,可以肯定的是,這點錢無法支撐四年。

吳錦林又不給我打工賺生活費的時間,他說的能讓我很快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話,更像是一張空頭支票。

更何況,吳錦林說的就算是真的,我也未必能按時完成他的學習任務,我沒辦法不精打細算。

吃苦耐勞是一個農村孩子基本的品性,我絲毫沒有問題。

此時,學校的起床鈴聲還沒響起,校道上偶爾見到晨練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