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會計?

提起會計,人們或許會想到公司裏管賬的張會計或者李會計,而我們這裏所說的“會計”不是指人,而是核算的意思。企業發生經濟業務總是會涉及到錢進錢出,會計就是對此進行計算,再把這些結果提供給使用者。所以說會計就像一張寫滿了信息的紙,通過它,你可以了解到企業賺了多少錢、虧了多少錢等基本財務信息。

企業是需要生存發展的,而會計的目的就是反映企業的現況和發展前景。從表麵上看,會計工作是記賬和編製報表,但其基本目的是為了給使用者提供信息和理論依據。當然,這就要求會計信息非常準確,所以會計工作必須對業務數據進行分類、計算、彙總,把重要的留下。作為企業經營者,看到加工後的會計信息會把握企業資金狀況等,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一個大方向。

說白了,會計就是一張提供財務狀況的紙,會計是把有用的財務信息處理好,讓管理者、經營者掌握以前的業績,查看現在的問題,預測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信息係統。同時,和企業有經濟關係的人,也可以隨時掌握情況。

舉個例子吧,如果你要對一家公司進行投資,我們暫且將這家公司叫做迅發公司。那你在看迅發公司會計資料時,就是這些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你需要通過這些會計信息了解迅發公司的資產配置是否合理,成本費用的控製情況,以及今後的發展是否看好等等。如果許多方麵說明迅發公司不錯,或者有一些小問題,你在投資時還可以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以後你還要定期查看迅發公司的財務狀況,在不好的時候及時抽出資金,確保安全。當然,如果開始時問題就較大,那就幹脆不用投資了。

總的來說,會計是一個信息係統。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身處各種組織,如公司、政府、學校、商店,這些組織都有各自存在的使命,他們要達成使命就要使用各種資源:人力、物資、服務、設備、信息。這些資源必定要花錢購得,組織管理者必須知道以下事情才能保證其運作效率:買資源的錢是哪裏來的,錢花在什麼地方了,產生了什麼樣的結果。如果沒有科學係統的方法來記錄和管理這些事情,這個組織的管理必定是混亂的。會計就是一個科學地記錄和管理資金來源、使用和結果的信息係統。

另外,人們習慣稱會計為商業語言(LanguageofBusinesss)。學習會計與學習語言有相似之處,因為會計中的詞彙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詞彙不盡相同,所以學習會計要先學會計詞彙。會計語言在各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區別可以用英語在美國、英國等不同英語體係國家中的區別來類比。

語言是隨著社會的需要和進步而不斷演變的,會計也是同樣如此,美國的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每年都要根據實際需要研究和公布新的和修改的會計準則,我國的會計製度、會計準則製定和更新也一直沒有中斷過。

2.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

“做好賬”和“做好人”一樣的難。做人要誠信,要表裏如一,虛情假意、口蜜腹劍的人,人人避而遠之。做賬也一樣,如果賬本裏藏著數不清的貓膩和虛假的、粉飾過的財務信息,誰敢相信?一個人,做得連朋友都跑光,活著就沒有意思;一本賬,做得大家將信將疑,賬就失去的它的根本意義,還不如不做。

“不做假賬”,這是前總理朱鎔基2001年4月16為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題寫的校訓詞。實事求是,不做假賬,是每個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職業守則,就像要求商店不賣假貨,運動員不打假球,記者不寫假新聞一樣,是天經地義的事。要做一名合格的會計,這是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要求。

目前,我國會計從業人員與日俱增,已有相當規模。許多會計人員手中都有幾本證書,甚至不少人還有一兩本洋證書,但與此同時,各方麵卻反映出高素質的會計人才仍然短缺。這應該引起每一位會計人的思考,到底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呢?在當前會計職業中,企業判斷一個會計是否合格主要有以下標準:

(1)保證企業有較好的現金流。

一個好的會計能處理好企業和銀行,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關係,並能通過各種金融手段、融資方式、交易支付技巧使企業保持良好的現金流量,使原本往往不足支付的現金能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暢通無阻,讓企業的領導層不用總為支付能力不足而煩惱。

(2)節省企業運作的管理費用。

財務審查是一個企業支出合理的保證。一個好的會計能合理的把握審查製度的實施分寸,合理節省支出,同樣他還能準確地把握企業的運作狀況,識別不合理支出,做好企業的財務監督,節省企業的管理費用。

(3)合理節省企業的各項納稅支出。

從企業本身來說各種納稅申報、繳納都有很大的籌劃空間,一個好的會計能在稅法允許的前提下,在會計上合理的處理各種費用支出,達到節省納稅支出的目的。

總之,無論是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都非常重視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問題。傳統上,人們比較強調學曆,比較重視會計學科的知識和會計實踐。這種要求比較單一,這與當時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管理模式有關。在計劃經濟時代,企業隻需按國家計劃生產和銷售,無須考慮市場和競爭問題。在這樣的企業,會計人員的責任比較輕鬆,隻要記好賬、算好賬就行了。那時候,隻要熟悉會計製度,就是一個稱職的會計。現在不同了,需要根據會計人員的特點,發揮更大的職能。會計人員除了做好日常會計工作外,還要重視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戰略管理等工作。在西方,會計人員更被看成是管理層的業務管理夥伴(BusinessPartner)。當然,對外資企業、跨國公司和海外上市的國有企業來說,會計知識還包括國際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規則。而要成為管理層的業務管理夥伴,僅有會計方麵的知識顯然不夠,還必須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識。同時,作為管理者,又必須具備領導能力、交流技巧和演講技能等軟性技能(SoftSkills)。

3.企業最喜歡什麼樣的會計?

(1)豐富的工作經驗。

財務會計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工作,財會人員既要掌握現代會計、財務、稅法、金融、財政、計算機理論和技術,又要具有一定實踐工作經驗。一般而言,具有幾年的財會實踐工作經驗,並取得一些會計資格證書,如注冊會計師、ACCA、CGA的中高級會計人才,會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2)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網絡技術和科技進步的影響,會計工作從內容到形式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企業財務會計電算化和ERP、MIS等係統的推廣應用,對會計人員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變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會計人員的適應能力是用人單位很看重的,適應能力包括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適應實際工作情況的主動性,還包括能融洽地協調人際關係。一般來說,企業希望應聘者能初步了解企業所屬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而不僅限於書本上的條條框框。例如,一位去應聘物流公司會計助理的會計專業本科生,在麵試時,居然不知道SAP(當今國際上流行的德國先進物流管理係統),最後被人婉拒。其實這隻需稍微關注一下行業內的最新動態就略知一二了。

(3)誠實、樸實、踏實。

會計工作天天與金錢打交道,而目前我國很多企業財務內控製度不健全,往往會給一些心術不正之徒或經不起金錢誘惑之人帶來可乘之機。因此,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很好的品行,誠實做人、樸實本分、不慕虛榮。會計工作往往是處理一些很繁瑣的細節性問題,要求從業者必須踏踏實實、勤勤懇懇,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能夠並願意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

(4)細心謹慎。

會計工作與數字為伍,工作內容很細微卻往往責任重大,因此必須細心謹慎。這也許是為什麼企業多願意招聘女性擔任財務工作的緣故。一般來說,女性比男性更細心、更認真。

(5)良好的溝通能力。

財務會計部門一般是企業的一個綜合性管理部門,要和企業內外方方麵麵的人進行接觸,因此必須學會如何與別人溝通協調。良好的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和待人熱情周到也是會計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

4.我國會計職業現狀及前景如何?

一會兒是人才市場上財會人員過剩、求職難的消息,一會兒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高級會計緊缺的消息,真可謂“冰火兩重天”,那麼,財會人員在市場上到底吃不吃香?用人單位的需求集中在哪裏?做財會究竟有沒有前景?

德勤人力資源部高級經理常婧夷一語中的:“基礎的會計人員供過於求;而高級的財會人才需求很大,缺口也很大。”

根據國外的調查,一般來說,職員的收入在35~40歲這一區間達到最大值,這主要是因為在這個年齡,個人的工作技能、工作態度、人際溝通能力都已經非常成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30歲之前,年輕人應當以取勢為主,盡可能地多學一些本領,增長自己的能力,而不應該簡簡單單將個人成就用薪資水平來衡量。尤其對於走出校園不久的人來說,無論在哪裏工作,都有很多他們可以學到的東西。可能是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可能是軟件的操作,可能是一些內部管理機製(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可能是老一輩的處世方法,這些東西要細細咀嚼的話,沒有幾年是不可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的。

明確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後,結合個人的情況,準備幾招“職業利器”就必不可少了,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對業務流程的了解,對市場的變動趨勢的掌握,職場溝通能力(具體甚至可以到著裝餐桌的禮儀)。

(2)上下級之間的說服、管理能力,麵對關鍵問題的及時判斷,時間管理、迅速學習新技能的能力。

(3)自己的專業技能必須要熟練而非僅僅限於書麵知識,以及流利的英語口語,規範的書麵英語報告,辦公軟件的熟練掌握(比如EXCEL的宏,ACCESS等)。

(4)開放、健康而年輕的心態也很重要。常常見到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增長知識方麵太過懈怠,往往認為隻要掌握一種技能就可以安逸一生了,而不願意主動學習市嚐銷售、生產、人力等其他部門的知識,長此以往是有被淘汰的風險的。

(5)最重要的一點,對自己職業的規劃,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

5.會計人必備的素質有哪些?

通過上麵的介紹,你是否對會計工作產生興趣了呢?是否已經準備開始輝煌的會計職業生涯了呢?先別急,光有美好憧憬還不夠,你還要對會計所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有個必要的了解,看看自己夠不夠格。任何一個行業都要求其從事人員應具備相應的素質,是否具備相應的工作素質也是每個人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能否走向輝煌的決定因素。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主要承擔者,他們的素質、水平、能力將直接影響著會計職能的發揮和會計工作的質量,會計作為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對專業素質有較高的要求。

為了正確履行職責和行使權限,會計人員應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1)職業道德。

熱愛本職工作,忠於職守,廉潔奉公,嚴守職業道德;認真學習國家財經政策、法令,熟悉財經製度;積極鑽研會計業務,精通專業知識,掌握會計技術方法;嚴守法紀,堅持原則,執行有關的會計法規,維護國家利益,抵製一切違法亂紀、貪汙盜竊的行為,要勇於負責,不怕得罪人,不怕打擊報複;身體狀況能夠適應本職工作的要求。

(2)組織管理能力。

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會計作為一種經濟管理活動,除了基本的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職能外,還應具有預測經濟前景、控製經濟過程、評價經營業績等職能,這就需要會計人員具有綜合組織協調能力和管理決策能力。會計人員應能很好地組織、協調財務部門與企業各部門的關係,以實現內部控製的有效管理。

(3)職業判斷力。

這主要是指會計人員在處理各種業務時,有自己的思維習慣和動作,能夠應對自如。在遇到個別突發事件時,有主見並堅持正確觀點,分寸恰當,即要求會計人員要“經驗老練,應對得當”。

6.會計人員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會計人員在會計核算工作中,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明文規定:

第三十八條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曆。

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

第三十九條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

第四十條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汙,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除前款規定的人員外,因違法違紀行為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自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之日起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

(二)私設會計賬簿的;

(三)未按照規定填製、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製、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製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九)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製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十)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會計人員有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有關法律對第一款所列行為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製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四條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最新會計準則包括哪些內容?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公布的最新《企業會計準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2)《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

(3)《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

(4)《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

(5)《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

(6)《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

(7)《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

(8)《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9)《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

(10)《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

(11)《企業會計準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

(12)《企業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

(13)《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

(14)《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

(15)《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

(16)《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

(17)《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

(18)《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

(19)《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

(20)《企業會計準則第19號——外幣折算》

(21)《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並》

(22)《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

(23)《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24)《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

(25)《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

(26)《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

(27)《企業會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

(28)《企業會計準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采》

(29)《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30)《企業會計準則第29號——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31)《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

(32)《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

(33)《企業會計準則第32號——中期財務報告》

(34)《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並財務報表》

(35)《企業會計準則第34號——每股收益》

(36)《企業會計準則第35號——分部報告》

(37)《企業會計準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

(38)《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

(39)《企業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

8.會計人員的任職要求有哪些?

(1)一般會計員的任職要求。

初步掌握財務會計知識和技能,熟悉並能認真執行有關會計法規和財務會計製度。能擔負一個崗位的財務會計工作。大學專科或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在財務會計工作崗位上見習一年。

(2)會計助理師的任職要求。

掌握一般的財務會計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擔負一個方麵或某個重要崗位的財務會計工作。

滿足以下學曆、工作年限要求之一:

[1]取得碩士學位,或取得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結業證書、具備履行助理會計師職責的能力。

[2]大學本科畢業,在財務會計工作崗位上見習一年期滿。

[3]大學專科畢業並擔任會計員職務二年以上,或中等學校畢業並擔任會計員職務四年以上。

(3)會計師的任職要求。

較係統地掌握財務會計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並能正確貫徹執行有關的財經方針、政策和財務會計法規、製度;具有一定的財務會計工作經驗,能擔負一個單位或管理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係統某個方麵的財務會計工作;掌握一門外語。

滿足以下學曆、工作年限要求之一:

[1]取得博士學位,並具有履行會計師職責的能力。

[2]取得碩士學位並擔任助理會計師二年左右。

[3]取得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結業證書,並擔任助理會計師二至三年。

[4]大學本科畢業並擔任助理會計師四年以上。

(4)高級會計師的任職要求。

較係統地掌握經濟、財務會計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豐富的財務會計工作經驗,能擔負一個地區、一個部門或一個係統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能夠指導會計師、研究生的工作和學習。負責草擬和解釋、解答在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係統或在全國施行的財務會計法規、製度、辦法、組織和指導一個地區或一個部門、一個係統經濟核算和財務會計工作,培養中級以上會計人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滿足以下學曆、工作年限要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