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全民經商時代(1 / 2)

第一官媒的報導,被各地媒體紛紛轉載,不僅僅是報紙,連當時熱門的各種青年雜誌和電台也紛紛熱議這一話題。

提經濟,提就業,必提及第三產業,而提第三產業,則必提京城大碗茶!

而這背後的始作俑者白建業,在全國媒體圈、經濟圈也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

每天從全國各地來四九城考察學習的人絡繹不絕。

有的是地方官方組織的,也有的是個人學習創業的,還有的純屬於是旅遊出差好奇的!

普通人奔赴的地方就是火車站廣場、天橋、西丹東丹王府景等商業旺地的服務網點。

而媒體人和業內消息靈通人士則是趕到四合院來!

白建業原來拍賣回來準備私用的劉家原來的兩間房,也不得不騰出來作為辦公接待場地!

甚至還專門安排了一個接待小組,負責應付各地采訪記者和尋求合作的業內人士。

白建業太清楚這裏邊的麻煩事兒了,如果自己親自應付,怕是每天啥事兒也幹不成了!

好在自己有先見之明,在報紙出來的當天,就馬上組織訓練了一批負責宣傳的工作小組。

兩間用於接待的房間裏,擺放著大碗茶的保溫桶及流動售貨車樣板,有人穿著專用的工作套裝,現場給記者表演售賣場景,提供合影和擺拍。

專門的講解員,負責講解整個項目的曆史、文化、創意、現狀等。

所有的聚焦點都圍繞著第三產業的發展種種好處,為官方的產業發展提供驗證!

還有每個記者都會收到一套標準的紀念品套裝!

接待工作細致到連招待餐都有專人安排!

雖然負責人白經理沒有親自露麵,但是每個記者都會收到一套白經理創業的經典照片集。

這樣,記者們在回去宣傳的時候,就可以從中挑選適用的。

讓所有記者最為滿意的是,接待組會贈送每人一本小冊子,上邊記錄著白經理的各種對大碗茶和第三產業發展的觀點!

“現在是大經商時代,每個人在這個時代,都有創造財富的機會!”

“第三產業是我們打破待業青年就業困局的法寶!”

“第三產業的發展潛力無限,還可以向第二產業延申,擴大經濟增長點!”

“三產能帶動和促進一、二產業的發展!”

“大碗茶吹響了時代的號角!”

“一個大碗茶攤子,養活四到五個待業青年,服務上萬外地遊客!”

“一輛流動售貨篷車,背後是幾十上百個就業崗位!”

諸如此類,林林總總好幾百條,足夠記者拿回去吹噓宣揚了!

四合院後院,就像一個泉眼,湧出無盡的新商業思想的泉水,滋養著來自全國的記者。

……

在各地媒體宣傳的促動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經商時代已經悄然在全國興起。

各種能人也是紛紛出手亮相,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有盯著像大碗茶這種低門檻靠勞動致富的人,也又看不起這種雞毛蒜皮的小生意的人。

有些人開始利用自己的各種人脈資源,做起大生意來!

例如,外貿出口、內貿交易,煤炭、鋼鐵、玉米、大豆,各種倒賣信息在“做生意”的人中流傳。

這方麵在四合院的代表人物就是已經退休的小學老實閆阜貴!

他家的外屋被騰出來作為接待室,每天也不知從哪裏來的一些社會人員,聚集到這裏!

“老閆,我手裏有人想要一百萬條麻袋,有沒有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