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外一邊,榮譽集團對這些朝著自己開炮的陰陽怪氣的媒體,那也是相當不留情。
沒有你搞我,我不能搞你的說法。
榮譽集團網絡公關部門全體出動,通過各自的手段,很快就直接打擊了這些裏外味道都相當不對勁的新聞背後的作者。
直接給他們加上一個沉默的buff,讓他們說不出話來,然後保安部門再現下去敲門喝茶,問問看這些家夥背後,是否存在其他集團的影子。
不過好在最後得到的結果,還算不錯。
這些人隻是想要賺一份流量的錢,順便給自己樹立一個不畏強權敢於質疑的人物設定,以此來撈錢罷了。
所以榮譽集團最後不僅沒有嚴厲處理他們,反而又把他們給放了出來。
——比起讓新的一批人上來,做同樣的事情,還難以控製。
不如幹脆直接讓這些人繼續他們的工作,經過這麼一次敲打,這些老人肯定是會相當乖巧的,至少要比起新人來說,更加容易管理、控製。
既然如此,榮譽集團內部網絡公關部門當然選擇讓這些人繼續幹他們的工作。
反正就算換一批人,也隻會做得更差,不會做得更好。
……
社會輿論的爆發,會影響到所有人。
榮譽集團的網絡公關部門在看,其他集團和企業怎麼可能會看不到?
乃至於在第一時間,國內外各大企業、集團,但凡是能叫上名字的,多少都收到了點消息。
其中有一部分始終關注榮譽集團的高管,更是緊急召開會議,討論自己的公司企業或者集團,要不要學習榮譽集團的先進經驗,在內部搞一個類似的部門出來。
但像這樣的事情,不是說誰搞都能搞得定的,更不是誰都願意搞的。
有的企業從上到下爛了個透徹,隻有少數人是清白的,像這樣的提案幹脆就沒提出來,或者一提出來就被用各種理由否決。
有的企業頂層還想要盤活整個企業,中高層卻並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就算強行將所謂的自我審查部門建立,要麼權利會被中高層奪走反過來欺騙頂層,失去原有的作用。
要麼從一開始就什麼卵用都沒有,什麼事情都辦不到,壓根就是一個擺設,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隻有在內部派係鬥爭的時候,集團高層或者公司高層才會想起這麼一個部門,正好利用自我審查部門名義上擁有的權利,攻擊自己的對手。
隨著時代發展,事態發酵,十幾年內居然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做到和榮譽集團類似的自我審查部門。
還真是令人感到極為諷刺。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
鄭虎不知道這些,也沒有興趣知道。
觀察過網絡上的輿論後,他多少算是鬆了口氣。
自我審查部門的建立、投入使用,都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即便是他這種級別的大佬,想要讓榮譽集團內部接受這麼一個部門的設立,肯定也是會碰到不少麻煩的。
好在榮譽集團純度很高,本身的風格和企業文化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