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新業務(1 / 2)

白雲山及周邊旅遊項目,最終對外界的宣傳口徑統一為:“每個普通人的第一次旅遊!”

針對時代特征,主打旅遊門檻低,消費上限高的商業模式,在盡可能讓旅遊普及到城裏城外每個人的同時,也絕不會讓有錢的土豪沒地方花錢。

盡量做到:“普通人能玩得起,有錢人能玩的滿意”。

從後者身上賺錢,反過來補貼前者,然後利用前者帶來的人氣,反過來吸引後者。以此來形成良性循環。

讓白雲山項目不說能賺多少錢,至少賺來的錢能夠抵消成本,保證自己的正常運行。

至於白雲山的項目,需要多久時間之內收回成本?鄭虎從開始對此就沒什麼指望,給他們定下的指標也很簡單,二十年之內回收成本就行。

基本上就相當於,“你們正常運營就好,不要考慮回收成本的問題,榮譽集團沒有這些錢,也能夠正常運行。”

而後,鄭虎還專門利用榮譽集團現有的資源,為白雲山旅遊項目打廣告。

在榮譽通訊、榮譽微博等等社交平台上,通過不同的方式,在盡可能不遭到用戶抵觸的前提下,為白雲山旅遊項目打廣告。

一眨眼的功夫,互聯網上就掀起了波瀾,許多人通過各種平台交流著白雲山相關的話題。

“要不要去白雲山旅遊?”成為榮譽微博熱搜的第一個問題。

“去白雲山旅遊,看起來好像要花不少錢,值不值得去這一趟?”成為榮譽通訊內,某些高淨值用戶討論群裏出現頻率最高的討論話題。

沒多久,白雲山就迎來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客人,其中還是以國內的旅客為主,大概占據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剩下百分之十五則五花八門,來自於各個國家。

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城市裏的中產階級,其次就是真正有錢的,手裏掌握著生產資料、擁有生產資源的小資本家。

在白雲山旅遊項目官方的安排下,他們相處的倒是不錯,很少會有發生矛盾的機會,自然也就很少會發生矛盾。

基本每個人都會為白雲山旅遊項目,提供數千到萬元不等的收益,少數礦老板甚至會在白雲山附近一擲千金,購買一些專門針對他們量身定製的高端服務,一次就消費十幾萬元,還樂此不疲。

轉眼過去一段時間,白雲山第一季度的支出收益報告出台後,總的來講,鄭虎覺得一切都在計劃範圍內。

“第一季度的收入,達到了一千三百萬元,各種項目的維護支出、運輸遊客的成本,還有其他的各種成本加一塊,達到了七百萬元的程度。”

“換算下來,純收益的數字達到了接近五六百萬元左右的程度,在這大力推廣階段,還算比較正常的成績。”

“等到以後大力推廣期過去,轉入長線運營的普通狀態,想必每個月的收入,都能夠保持在八百萬元左右,即便是旅遊淡季,應該也不會虧本。”

“這樣就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