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電令林彪:化四平街為馬德裏。
林彪站在四平城頭,舉起望遠鏡仔細地觀察著敵人的部署,不禁眉頭越皺越緊。
1,“國軍”中計,“聯軍”順利繳械
鮮紅的太陽照在四平街被炮火硝煙洗禮過的城牆上,雙廟子的白雪還一窩一窩地殘留在山疙瘩裏,遼河邊的柳枝赤裸裸地在風中搖曳,河水淙淙,梨樹鎮東一位中學教員的普通書房--東北民主聯軍統帥的作戰室兼臥室,曾經鋪展過蘇式軍用地圖和手搖電話機的方桌,已不見了主人,卻依然像一座堅固的堡壘,冷峻而又頑強地注視著敵人的又一輪進攻。
這是1946年的初春,大地在冰封雪凍中還沒有完全蘇醒。黎明時分,敵人的飛機炸彈向四平街傾瀉而下,彈坑裏的碎石和瓦塊像蝗蟲般飛舞,在猛烈的火力襲擊之後,一支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士兵,尾隨坦克的胴體,鬼祟地攻進了四平城,此時的街道卻死一樣沉寂,沒有了抗擊,他們便放大了膽子,端著美式卡賓槍,爬上城頭,衝進宅門,不費力氣就占領了一個月來鮮血淋漓的四平城。這時候他們才恍然大悟,“共軍”已經撤離,留下了一座空城!
解放戰爭史上極其壯烈的“四平保衛戰”在彌漫的戰火中結束了。
我軍部隊已經向北滿轉移,敵人仍然緊追不舍。思想敏銳的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林彪,一麵命令部隊抗敵追擊,一麵進行他的獨立思考。
太陽照在黑土地上,林彪坐在一輛繳獲的日式汽車駕駛樓裏,戴一頂灰布軍帽,穿一身日本呢軍用大氅,雙眼微閉,似睡非睡。直到部隊轉移到鬆花江畔後,才逐漸擺脫了敵人的追擊。
一個月前,他是接到黨中央毛主席的命令,帶領他的輕便指揮班底,連夜趕到了四平。當晚他便給從蘇北輾轉到東北的新四軍3師師長黃克誠發電。他說,此刻我已到四平,對情況尚不了解,明天前去偵察地形。此次我集中近6個旅的兵力,擬堅決與敵決一死戰。望以種種方法振奮軍心,一定要爭取勝利,以奠定東北局麵。請你將此報即轉東北局與中央。
黃師長收到林彪的電報後,立即轉報黨中央和東北局,同時通知全師部隊,告知大家,林總已到四平街,決心在四平地區與頑軍決一死戰,打垮頑軍進攻,以奠定東北局麵。因此,四平地區的戰鬥,是決定現在和將來局勢變化的關鍵,必須動員部隊在林總的決心下,以高度的勇氣和犧牲精神來進行作戰,要不惜一切代價來達成爭取決戰勝利的光榮任務。
部隊聽說林總來了,戰鬥精神更加旺盛!
1946年4月5日,初春的早晨,陽光照進四平城,林彪走出戶外,帶著望遠鏡,繞四平詳細察看地形,他的嚴肅表情雖然沒有流露什麼,但他的內心卻充滿激情。他在給黨中央和東北局的報告中說:原定情況許可,則利用雙廟子以南山地殲敵,如果兵力來不及反擊時,則決心死守四平,主力突擊側後,此間已在進行守城布置。
此刻,毛澤東在延安,身體不適,收到林彪的電報後,考慮了一夜,便於翌日淩晨給他回電,強調指出:集中6個旅在四平地區殲滅敵人,非常正確。黨內如有動搖情緒,哪怕是微小的,均須堅決克服。希望你們在四平方麵,能以多日反複肉搏戰鬥,殲敵北進部隊的全部或大部,我軍即有數千傷亡,亦在所不惜。如我能在三個月至半年內組織多次得力戰鬥,殲滅進攻之敵兵至9個師,即可鍛煉自己,挫折敵人,開辟光明前途。為達此目的,必須準備數萬人傷亡。要有決心付出此項代價,才能打得出新局麵。而在當前數日內,爭取四平、本溪兩個勝仗,則是關鍵。
毛澤東的來電,極大地鼓舞了東北民主聯軍前線將士。四平、本溪這兩個現代中等城市,在地圖上並不起眼,卻演繹了現代戰爭史上驚人的一場血拚!
其實,林彪心裏明白,部隊自進入東北以來,一路後撤,沒有打上一個振奮人心的勝仗,上上下下氣都不順。即使是秀水河子一仗,也打的那麼費勁,傷亡了不少老戰士、老骨幹,大家都心疼。因此都想在四平擺開架勢,要與老蔣的美械部隊大幹一場,讓他們也嚐嚐“老八路”的精氣神。
四平街炊煙繚繞,林彪坐鎮梨樹鎮。他在地圖旁深思熟慮,對防禦部隊進行了周密部署,對四平外圍作戰部隊也作出適當調整。他命令從山東調來的萬毅縱隊、第1師及第3師第8旅主力迅速到達昌圖西北地區集結。一個新的戰術思想在他的大腦中反複醞釀……
1946年4月7日,占領昌圖的國民黨新1軍在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梁華盛的指揮下,沿中長鐵路向東北進攻。這個軍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新1軍軍長孫立人在遠征緬甸作戰中,擔任新38師師長,親率小部人馬將英軍數千人從日軍重圍中救出。後在反攻緬北的作戰中,大量殲滅日軍精銳,被英美軍方稱之為“東方隆美爾”,名氣很大。他們和新6軍共為國民黨軍裝備最精良的部隊,軍官和士兵中有不少是青年學生,文化程度較高,全軍上下都是由美國人在印度訓練出來的,部隊戰鬥力很強,打起仗來不僅火力較猛,而且個個能征善戰。在緬印作戰中,素有“常勝軍”的美稱。此時,軍長孫立人還在英國接受女王的授勳,軍中公務主要由梁華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