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張齊第一次使用掃描識物功能了。

每當張齊遇到自己不認識或者不了解的動植物,而又要向網友們科普的時候,他就會開啟這個功能。

使用該功能在掃描到動植物的時候,同步展示出該動植物的名稱和各種特性。

這麼好的功能,當然不是免費使用的。

使用該功能,每秒需要耗費一積分。

看上去花費不是很多,但是要知道一分鍾有六十秒,一個小時有六十分,如果一個小時連續開著掃描識物功能的話。

那就要消耗掉整整三千六百分。

所以張齊也隻有在自己的積分最寬裕的時候才會連續使用。

大多數的時候,都是隨用隨開,用完就關。

雖然兌換了高級獸語技能之後,張齊積分剩餘的不多。

但還是有個一萬分左右。

這可以讓他連續使用三個小時的掃描識物功能。

於是乎張齊走著走著眼前就蹦出一個個植物的名字和其特性。

看得張齊眼花繚亂,頭都暈乎乎的。

不過雖然暈,但也讓張齊認識了許許多多新的動植物。

張齊和劉奶奶住在鄉下的時候,他們村子後麵是有一座小山的。

但其實也隻是一個不足兩百米高的“小土坡”。

山麵積很小,又不高,所以山上大多數能采摘到的可以食用的,隻是春天長在坡地上的野菜而已。

要想摘到它們,的早早地就去山地挖,有的時候還要靠搶。

畢竟,村子裏吃野菜的人要比野菜多。

至於像樹上的結的野果,木耳、蘑菇之類的,根本就見不到。

而張齊在等的這片山林,雖然隻是巨大山脈中的幾座,但是覆蓋麵積很廣,足有六萬多平方公裏。山也很高,山峰的高度在海拔兩千米之上。

是故,這一座大山裏的東西比小土坡要豐富的多。

又因為,距離村落很遠,所以很少有人會深入山林裏采摘東西。

所以,這些菜也都是屬於他的了。

張齊隻認識最常見的野菜。

所以,每當掃描到不常見的,有可以實用的食物。

張齊都會停下來。

就比如“奶漿菌”,就引起了張齊的好奇。

原因無他,是因為這個蘑菇的樣子看起來和奶漿一點都不符合。

又牛奶,又是蘑菇的。

怎麼也該長得白白嫩嫩,幹幹淨淨的吧!

可這蘑菇倒好,蘑菇的傘蓋一整個棕褐色的,就連蘑菇幹幹就灰白色,跟奶漿一點沾不上關係。

張齊不免同直播間裏的網友吐槽了兩句。

【奶漿,奶漿!自然是指它的汁水像奶一樣。主播你去掰掰看就知道了!】

【對,無論你折斷它身上的哪個部位,都會扣除像牛奶一樣顏色的液體。】

這倒是讓張齊有些感興趣。

他是北方人,也在北方長大,村子裏見到的蘑菇大都是樹下的菌群長出的,幾乎沒人敢吃。

而平常能吃到的蘑菇,大多數也都是蔬菜大棚裏種出來的。

所以,對於這些蘑菇,他完全不像西南山區的人們一樣了解。

張齊試探的把蘑菇拔出來,抖了抖根部的泥土。

張齊摘下蘑菇的傘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