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吃了這麼多的虧,李臣的腦子總算是好用了一點,他看出來江辰兩人中,真正說話算數的就是江辰。
而且他也有點慫欒子綱了,料想到,以欒子綱的脾氣來看,自己估計一開口就會別對方懟回來,說不得還會放肆嘲諷一番。
但根據他以往對江辰性格的了解,認為江辰是個不會拒絕別人的人,而且性格靦腆軟弱,很容易被別人說動。
李臣認為,自己隻要把江辰擺平了,欒子綱也就不足為懼了,因為從剛才的表現來看,欒子綱是不會拒絕江辰的話的。
不得不說,李臣的分析是正確的,又是不正確的。
正確的是,他將欒子綱對江辰的依從說對了,欒子綱現在已經對江辰完全服氣,在心中的地位大概類似於偶像,信仰之類的,言聽計從也是沒錯的。
隻是江辰心裏沒有把他當作小弟看待罷了,但欒子綱自己給自己的定位卻是很清晰,他知道跟著江辰肯定是有飯吃的,對方說什麼自己無腦照做就是了。
總之是不會錯的。
而不正確的便是,李臣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江辰能夠在兩人的關係中占據主導地位。
既然欒子綱能夠把他耍的團團轉,又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怎麼就對江辰言聽計從呢?
這應該是個很明顯的問題,但李臣的腦中卻是根本沒有考慮過。
也許別人不是很理解,但若是順著李臣的角度思考一下的話,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有答案的。
那便是李臣並不能以平常心看待江辰,在麵對江辰的時候,他會下意識的給自己加上濾鏡。
江辰在學生時代的時候便是學校的風雲人物,成績優異,長相帥氣,老師喜愛,同學追捧。
而一直認為自己各方麵不輸於江辰的李臣,卻是默默無聞,因為人們隻會記住最優秀的那個。
而第二名不論是實力到底如何,別人是看不見的,因此嫉妒之心開始產生,仇恨的種子生根發芽。
這個嫉妒的心理伴隨了李臣整個大學生涯,隻要江辰在的地方,他都會淪為渺小的塵埃,掩蓋在江辰的萬丈光芒之下。
他拚命的努力著,默默的等待著,等著自己超越江辰的那一天,然而他一直等到了畢業,也依然沒有戰勝過江辰一次。
也正因為如此,他在覺得自己事業有成後,才會迫不及待的組織同學會,想要在這些老同學麵前,將江辰踢下神壇。
然後大聲的告訴他們,自己才是一直以來最有些的那個人。
但其實李臣沒有想過,江辰能夠靠一百分,那是因為滿分隻有一百分,而他能靠九十九分,隻是因為他隻能考到九十九分。
兩者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隻是被嫉妒蒙蔽眼睛的李臣是看不見的,或者說他早就看見了,隻是不願意承認罷了。
學生時代,江辰一直是第一,而李臣則是排在其後,兩人看似隻相差了一名,李臣自己也覺得,江辰能夠排在他前麵,不過是運氣而已,超過並不是件困難的事。
但實際上,兩人之所以隻相差一名,並不是什麼運氣之類的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一個很簡單的答案,那便是江辰前麵已經到頭了,他進無可進了。
所以才讓李臣產生了兩人距離很近的錯覺,但事實是,江辰已經坐在原地等他了,李臣仍然沒有一次追上他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