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立女後宰衡朝政(4)(1 / 1)

太皇太後誇讚道:“真是一個癡情女子啊。”

平晏見太皇太後高興,連忙接著說道:“太平盛世,男歡女愛,忠貞不貳,真是我大漢的洪福啊!”

“大漢洪福”這句讚美的話,拍得太皇太後心裏美滋滋的。她主動端起麵前的杯子說:“哀家有言在先,說得不好要罰酒。這麼好的鄉間俚曲,讓哀家都動情,我隻好自罰了。”說完一口倒進嘴裏。

王舜見太皇太後如此的高興,借機拿出吏民的上書,請加賞安漢公。太皇太後接過來看了看,計有四十八萬七千人簽名奏請加封安漢公為“宰衡”。太皇太後不明何意,問道:“何為‘宰衡’?”

平晏應聲答道:“‘宰衡’乃是伊尹稱號‘阿衡’、周公稱號‘太宰’合而為一,是為宰衡,權在朝廷金殿,位在諸王之上。”

王舜接腔道:“姑母行此厚賞,安漢公必會全身心地輔佐皇上。”

殊不知,這全是王莽一手設計好的圈套,太皇太後還把他當成了輔佐皇上的大忠臣,一步一步,睜大兩眼往裏跳。不但當即準奏了王舜、平晏的請求,並在第二天的朝會上,封王莽為“宰衡”,出入宮廷,可帶甲而行,早朝會議,並立皇上左側,代批奏章。

王莽得封宰衡,心中大喜,轉思文人墨客,有如此大的能量。於是,決意擴立經學,任劉歆為京兆尹,主持設立明堂,辟雍靈台,並築學舍萬間,招羅天下俊秀齊集京師。增設古文經學博士,籠絡士人,明經講學,附會符命讖記,一時天下太平,萬民景仰。

殊不知王莽的禍心在一天天的膨脹。有一天,王莽進見太皇太後時,突然提起王宇之事。他說:“皇上對我未能讓其母衛氏入宮有怨恨之心,都是因為哀帝祖母傅氏、母親丁姬的故事所引發。當年成帝無子,征定陶王為太子,詔傅太後與太子母丁姬自居定陶,詔曰:‘太子承正統,當供養陛下,不得複顧私親。’成帝崩,哀帝繼大位,母以子為貴,傅、丁兩宮得封殊榮,不倫不類。今二人雖死,封爵被奪,但葬禮與祖製不合,應掘其墳墓收回璽綬徙葬定陶,以絕衛氏之所望,不知姑媽意下如何?”

太皇太後聽了,於心不忍地說:“侄兒言之有理,隻是這掘墓挖墳恐怕驚了先皇,何況古人有言‘人死不記仇’,這樣做是否過分了一些?”

王莽仍堅持自己的意見說:“姑媽,不掘二墳,衛氏必存禍心,朝廷不安啊!”

太皇太後被他纏得煩煩的,一臉無奈地說:“那,你是宰衡,你說怎麼辦,就去怎麼辦吧。反正我的話你是聽不進去的。”

王莽這才起身告辭,回到府中,召王舜、鄄豐前來商議掘挖傅氏、丁姬墳墓之事,擬派鄄豐前往。鄄豐暗想,此乃千人罵、萬人唾的事,如何做得?又不好違了王莽之命,隻得推說身體不適,請求離職養病三月、另派他人辦理。王莽心中不悅,卻也不好勉強,隻得另派王邑帶兵三千圍挖兩墳。掘墓後暴屍荒野,讓數萬隻燕子銜泥填墳,鬧得滿城民眾議論紛紛。

太皇太後私下歎道:“莽兒做事太絕,恐怕天神不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