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宇宙
“19世紀末,開爾文在《在熱和光動力理論上空的19世紀烏雲》中寫道:“在物理學平靜而清朗的天空之遠處,還掛著兩朵令人不安的小小烏雲。”他指的是邁克耳遜----莫雷實驗和黑體輻射實驗。這兩朵烏雲恰恰預示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誕生。 開爾文後的一百年的物理學,又在這樣混亂的局麵中開始了----物理學的天空被“暗物質”和“暗能量”所籠罩。這次又將孕育出什麼理論?我們拭目以待。當然這是人類社會和科學發展的大事,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暗能量”的出現立即使人聯想到了愛因斯坦的宇宙學常數,我們不知若是愛因斯坦地下有知的話,他是否會再次後悔,還是哭笑不得。”——來自百科詞條
由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天文係和中國高等科技中心舉辦,山東省高校生物物理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德州學院物理係承辦的2010粒子物理宇宙學研討會在德州學院舉行。 會議認為暗宇宙研究包括暗物質(Dark Matter)、暗能量(Dark Ener-gy)和黑暗時代(DarkAg e)三個方麵的研究領域,成為21世紀天體物理,粒子物理和宇宙學領域的3朵烏雲。——來自新聞資訊
而哈佛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麗莎.藍道爾(Lisa Randall)提出的“暗宇宙”理論,就認為宇宙中存在另一個暗宇宙,並且這個暗宇宙中還可能存在著“暗生命”,她在發表在《鸚鵡螺》(Nautilus)雜誌上的文章清晰提出了暗生命的構想
所以在暗宇宙,本小說設定的核心能量就是暗能量,用稍微通俗的方式去做了處理,畢竟網文不能寫的太硬,如果去糾結暗物質,我覺得不但會漏洞百出,還無法快速的表達。
在網上發文的要素還是需要說的比較能在快速翻閱時形成概念,如果有興趣探討物理方麵的東西可以自行查閱相關論文。
2,可撒人
首先這是有指代的,就不便展開引申去說了,我隻是替換了一個字,詳細關於他們和賽裏斯的曆史可以自行查閱,這是一段很有趣賽裏斯大唐與西域的曆史分支民族的故事,以及他們多年以來對賽裏斯的虎視眈眈,最終以皈依一種宗教的方式,擁有了另外一種民族稱呼,同時如果查找曆史的點點滴滴,甚至可以看看他們與東林黨的點點滴滴。
其次把設定簡化為暗能量,作為承載的暗生命,可撒人會被設定為矽基生命,並依賴於暗能量。因為1891年,波茨坦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儒略申納(Julius Sheiner)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就探討了以矽為基礎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但是隨後曆經很多年,對於矽基生命的質疑有以下幾點摘錄:
以矽烷及其衍生物作為分子骨架存在的問題
與很多人想的不同,矽的連接能力相當糟糕:不同於原子數可以很高的烴類,矽烷矽數隻能到8且不穩定。
矽烷及其衍生物熱穩定性差。
與碳-氫、碳-碳鍵不同,矽-氫鍵和矽-矽鍵容易被各類質子溶劑完全破壞。這也就意味著常見的水,氨等溶劑都不能作為基於矽烷的矽基生命的載體。
以矽氧烷及其衍生物作為分子骨架存在的問題
矽氧烷及其衍生物容易縮合。這也就意味著矽氧烷難以形成類似於核苷酸,氨基酸那樣的單體。而是會形成難以進一步聚合的小型環狀分子或隻具有簡單重複結構的龐大鏈狀分子。
矽氧烷衍生物沒有合適的取代基——如果以矽氧鏈本身作為取代基,會形成龐大的難溶且難熔的網狀固態分子;而如果像人類通常使用的鏈狀矽氧烷那樣,用有機基團作為高溫下的取代基,則複雜的取代基本身是不穩定的,隻能形成十分簡單的取代基;有機基團作為低溫下的取代基,則具有複雜有機取代基的分子在自然環境下會形成碳骨架分子,而不是矽骨架分子。
矽氧烷衍生物難以被氧化,因此難以形成儲能物質。
以上來自百科詞條,屬於相對簡單易懂的。
所以結合來自無聊的一個研究就是有關人類大腦中意識能量波動的高低,對可撒人做簡化設定,如果是寫成出版物,這個需要前後篇章相呼應去勾勒,對於網文,我希望就提幾嘴就好了。
既然矽基生物的分子鏈簡單、結構重複,沒有取代基礎,會有網狀固態分子,難以氧化儲存能物質。那首先可撒人隻能生活在暗宇宙,暗能量的存在讓他們的能量是封鎖在身體中的。他們需要一種糧食以便於在走出暗宇宙之後每天多次的進食(汲取能量),同時他們需要暗能量的覆蓋,維係自己的生存,最後他們是走向能量生命體進化的生命,他們的意識能量是與載體相互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