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帝國軍部戰術指導手冊(1 / 1)

“左側,帝國的坦克正在向基地縱深挺進,該死的用你的熱熔反星球裝甲炮。”

“我們能量核心被損壞百分之 30,現在熱熔炮無法擊潰,上尉!!

我們這裏隻有四門臨時拖出來的炮,其他的被該死的地方炮火砸塌了格納庫,正在地下埋著。

還有我們的能量核心不夠齊射,大人你讓我們用身體去攔著對方的坦克。”

一處臨時陣地,在 3 麵圖拉夫合金盾的保護下,一群聯邦的炮兵,甚至還有人手上隻有一把激光刀就跑了出來。

帝國的坦克開始沿著兩側向縱深挺進,帝國星域戰略部隊的灰皮們跟隨著坦克交替攻擊射擊。基地內密布的無人防禦火力點在遲緩他們的進攻。

而僅僅是遲緩,帝國的攻擊變得堅決,隻是聯邦戰術團還沒有出現,釘子團也沒有動。

星域戰略部隊在協同下慢慢的推進,似乎不想放過任何一個火力點。而剩下的一部分部隊在快速清理最後的植物,成憲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準備最快的速度完成進攻。

現在顯而易見的就是對方除了戰術團基本對帝國陸軍獨立機動部隊和帝國星域戰略部隊造成任何危害。

當然聯邦沒想到帝國會強攻,在南極的基本部隊都是輪換補充的部隊。

而帝國一反常態。

在正常情況下,帝國陸軍在作戰中,如果有星域戰略部隊或者釘子團這種準帝國軍團的時候,最習慣的打法就是鋼鐵洪流衝鋒,然後展開片刀子。

快速的清掃戰場,然後快速的結束戰鬥。

隻是帝國軍部一直強調聯邦的軍隊是帝國同等級的部隊,並非不對稱戰爭,也不是裏瑞那種輕鬆拿捏的,而他們的戰術素養很高,也擅長大軍團作戰。

所以帝國陸軍的協同、逐步推進就成為了主要打法。

在利用坦克推進的同時裝甲車不斷掩護坦克射擊前進,形成散兵防禦後,帝國星域戰略部隊交替射擊奪取陣地。

而且帝國的陸軍作戰指導手冊上明確規定了電漿步兵便攜炮、單兵壓縮激光炮、手雷的使用要求。

“當出現敵軍超過一個班,在火力延伸壓製以後,步兵以不少於三個班的兵力在頭盔觀察係統可以觀察條件下使用電漿步兵便攜炮。”

“當進入可目視距離開始,不間斷使用五單位速射的方式用單兵壓縮激光炮攻擊。”

“射擊保持交替射擊,警惕敵人類似具裝單位從兩側突入白刃戰。”

“手雷是必須必要的,旺子產物對帝國具裝的傷害為 0,標準如下:在手雷距離按照班,依次扔出兩輪手雷,手雷間隙采用速射連發形式射擊。”

“無論任何時候不能輕視敵人,指揮官沒有明確命令以前不許發起白刃戰衝鋒。”

“動力刀在作戰時放入新式動力背包卡槽中,係統會自動彈射動力刀,確保第一時間使用,任何人禁止使用主動拔刀。”

“協同采用坦克和裝甲車交替協同,坦克在裝甲車主炮射擊後,采用延伸射擊,壓製可能的補給和增援。交替采用菱形交替,四輛坦克與 8 輛裝甲車編組。士兵利用裝甲車射擊槽射擊。”

“任何帝國士兵禁止長時間裝載入裝甲車進行射擊,步行射擊是必要的而不是可選。”

在一係列的標準手冊下,帝國陸軍的士兵們壓製了片刀子的衝動,帝國進攻開始變得協調和謹慎。

甚至帝國陸軍在手冊上還有“根據所在行星/碎星/小行星/星城要塞/宇宙工事作戰需求,星球陸戰堡壘會隨時投入戰爭。”

此時帝國星域戰略部隊開始形成散兵隊形,根據電漿濺射的距離,幾乎每隔 1200 米才會出現一個獨立的部隊,隨著漫長的戰線拉開,動力包的外殼打開,外掛電磁彈射不穩定堆子榴彈被安裝。

隨後大量的射擊開始,在沒有圖拉夫鋼盾工事的掩護的大量聯邦士兵被湮滅成塵埃。

剩下的部隊開始撤退。

此時聯邦國防軍度過了剛開始的措手不及與驚慌,開始變得沉穩和有條不紊。

帝國的士兵越來越依賴於手冊,到了此時沒有帝國陸軍的士兵會懷疑軍部的要求,聯邦軍展現出來的素質讓帝國的軍人嚴肅的對待他們。

對此戰術指導手冊也明確做出了指導。

“電漿類武器作為主要武器之一濺射範圍大於 700 米小於 1000 米,對此嚴格要求散兵線距離不小於人與人 1000 米,在保持這種陣型的時候,第一線的士兵保持射擊和單兵炮壓製,第二線士兵采用槍榴彈進行大量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