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朵蘭會戰,以統帥朵蘭命令的會戰,實際的名稱至今不得而知,帝國和聯邦分別完成自己的戰略目標,而各自戰術方向上的敵人甚至像演戲劇本安排好的。
對於聯邦而言在朵蘭會戰是贏得了勝利,聯邦順利的完成了何文上將安排的戰術,並且在宇宙的艦戰中,壓製了聯邦艦隊,讓他們事實上沒有更進一步。
而對於帝國而言三分之一的戰術團被第一代無人具裝消滅也是裏程碑式的成功,在後來帝國軍團的普通戰團始終是完全由無人具裝組成的,他們通過這次戰役證明了自己關鍵數據。
這個成功也讓帝國認為他們是會戰的贏家。”
所以實際上此時朵蘭會戰在何文撤退後就接近了尾聲。沒有知道怎麼結束的,但是雙方現在形成了犬牙交錯的形式了。帝國繼續使用自己最熟練的空雷和亞空間射擊點,而聯邦為了應對這一切,開始部署大量的聯邦宇宙戰機中隊加入到瓊斯星域。
在聯邦宇宙戰機占有優勢的情況下雙方再次回到了起跑點。
隨後聯邦和帝國分別宣布了各自會戰勝利。
實際上後代史書也如此描寫:“朵蘭會戰的無厘頭甚至毫無參考價值的勝利,讓曆史本來不會記載這件事。
聯邦固執的認為自己消滅了帝國的星際戰略部隊幾個營、帝國固執的認為消滅一艘母艦和工事的推進就是勝利。但是對於曆史來說它唯一值得被記載的就是雙方都認為自己是勝利的,這也是人類征服宇宙後發生的第一件自欺欺人的事件。
這場戰役甚至在後代的軍事教材中,這場戰役被一筆帶過,隻是指出了釘子團的登陸和聯邦戰術團的空降是使用了新的方式。
這就決定了之後的很長時間差不多持續了幾百年帝國和聯邦都在爭奪這次會戰誰才是贏家。”
史料詳細的記錄了這個啼笑皆非的過程,但是在整個實戰中倒是給了帝國軍團啟示錄一樣的洗腦,在之後人頭成為了帝國軍團必要的戰利品之一,這個殘忍的舉動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人們討論的重點。
後代史書對此提出了看法:“帝國軍團的殘忍很多人歸結為對於人頭收集的殘忍,實際上對於合格的無人具裝產品,人頭成為唯一的選擇,大量的無人智腦控製的單位證明人頭的使用遠遠好於智腦控製。
但是這也是帝國軍團威懾所有人的一個辦法,誰也不想自己成為帝國軍團的戰利品。帝國內部不少逃到加德利德的殘餘勢力,也分分傳播帝國軍團是殘忍的部隊。
但是事實上帝國軍團一直按照自己的命令統一行動,甚至在訓政之後的帝國軍團,通過縮編完成了轉化的帝國精銳部隊,帝皇的影響都被控製在最低。
至今都無法搞清帝國軍團是如何控製所有的具裝戰士,但是唯一可以說明的是帝國軍團永遠不會背叛帝國。”
此時聯邦國防部給何文、朵蘭相關軍官、士兵全部進行了升遷並且聯邦議會在聯邦主要媒體上公開宣布了朵蘭會戰大勝。
大勝就像整個宇宙最佳的美味,讓聯邦的當權者迫不及待的去品嚐他。
因為此時帝國軍團的主力正在奧空間靠近德維宇宙的地方,他們正在靜靜等待富蘭克林和林修所率領的聯邦真正的精銳。
聯邦國防軍協議部隊實際上在進入奧空間中也受到了帝國的狙擊,帝國看似慌亂的狙擊在一步步把聯邦國防軍協議部隊帶向德維人的底盤,在他們進入後,帝國軍團適當的撤離。
月輪戰團開始就把襲擾變成自己的遊戲,比如化妝成聯邦的軍人暗殺德維防備軍人,並且“盡力”的讓德維人輕鬆的就把目標鎖定在聯邦。
就在幾周後,奧空間內的戰爭爆發了,聯邦國防軍協議部隊開始大規模的進攻德維人的大陸國土,當他們的軍人到來讓所有的戰爭都變得不再重要。
帝國開始關注奧空間的進展,隨後聯邦國防軍協議部隊的海軍也大規模的集結很快戰事拓展到埃隆斯人,他們也派出了增援。隻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聯邦的這種部隊如此厲害,對會德維人和埃隆斯人此時經過商議,希望邀請帝國出征。
畢竟此時聯邦已經開始蠶食雙在我空間內的領域了,甚至聯邦議會也認為在奧空間中的領地決定了聯邦未來的走向,聯邦人經過這麼多千年還是要走向被稱為奧的這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