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埃隆斯人的二分之一艦隊已經跳躍進了瓊斯星域,此時的瓊斯星域的宇宙壁外,來自前菲斯軍團的 100 多艘巨型生活堡壘已經把整個宇宙壁外圍緊緊包圍。

而要塞級艦隊更是滿滿的堆滿了整個航道,航道平麵的內則是前菲斯軍團的羅德昆侖戰列艦,這種從旗艦羅德昆侖發展而來的超重型戰列艦,攜帶著林立巨大的帝國光明宮複刻的神殿,成為非常好辨認的一種艦船。

盡管緊急掛裝的軸鋼和陶鋼護甲破壞了神聖的美感,但是不得不說帝國這種巴洛克式審美在宇宙中也是獨樹一幟。

帝國用軸子反應爐重新設計了動能武器,動能武器和聯邦的子彈或者火炮的物理能武器不太一樣,類似於高速從太空自由落體利用動能砸穿整個防禦。

利用軸子反應爐一樣可以產生巨大的動能,從而擊穿對方,帝國對動能武器的癡迷來源於旺子反應爐旋轉加速實驗,作為試驗體的一根高 170 米,直接 3 米的陶鋼實心錐快速的洞穿了一顆小行星,並且穿過內核直接把小行星幹成宇宙的煙花。

從此帝國就開始重新研究動能武器了,當科技等級不高的時候,動能武器永遠處於理論上,因為無法拋棄軸,特別的力軸和空間軸去做出違反現實維度的動能加速體。

但是目前來說帝國基本上做到了,隻是使用動能武器的彈藥。

畢竟帝國和聯邦不同,聯邦則是發現了阿吉斯米爾粒子,這種神奇的粒子可以在分裂的時候產生巨大的物理能,而且生成方式幾乎變成了白菜化,所以聯邦一直喜歡使用物理能武器,比如可以裝彈換彈的步槍。

帝國變得難以取舍,在發現不穩定軸子以前,帝國目前的子彈、炮彈都是采用暗宇宙的反粒子和暗能。

原理非常簡單利用暗能進行散布,當擊中物體時,暗能基本散布結束,反粒子會從中間的位置隨著擊中的變形開始釋放,瞬間產生湮滅。

由於造價在沒有找到巨石磨盤以前很高,隻有少部分帝國軍團才配置,大部分帝國戰士不分帝國軍團或者帝國陸軍、帝國海軍,電漿、離子震爆、壓縮激光三種還是首選。

就在前不久,巨石磨盤三號提取了一段技術,當反粒子可以量產以後,帝國又開始裝上動能武器,不過還是分帝國軍團專用和普通帝國製式。

帝國軍團專用的需要使用軸子進行包裹,同時激發更大的湮滅,而普通帝國製式的動能武器基本上還是沿用暗能與反分子的結構,並且在這個結構中加上了兩層鎖。

確保使用的安全。

在本次計劃之前帝國的電漿和離子震爆武器開始被淘汰,除了手槍和近防武器還在使用壓縮激光,而星際戰機是保留壓縮激光和離子震爆,附加上動能主武器。

現在聯邦和帝國的陸軍至少是在步槍上是一致了,單兵武器方麵,唯一的區別除了外形就是聯邦有彈殼而帝國沒有彈殼,作為動能武器,帝國的子彈更加長。

此時,帝國的動能武器開始射擊了,動能武器恐怖在幾乎沒有聲音,隻有加速器輕微的茲茲的聲音,長度像細長導彈一樣的動能彈體開始在宇宙中,真空環境下,毫無顧忌的向埃隆斯人射去。

為了對付埃隆斯人中的無聲者這種母艦大陸,一種純粹的軸鋼和外層堆金屬的長度達到驚人的 1 公裏的超級動能炮彈被用於主炮,此刻帝國的主炮被巨大的加速器包圍,這種主炮的加速器在需要使用壓縮激光作為主炮武器或者死光的時候,改變加速方式就可以快速的發射。

伴隨著輕微的滋滋聲,這些動能炮彈被快速的射擊出去,然後貫穿埃隆斯人的大陸母艦、母艦、戰列艦的時候,產生了巨大的湮滅,這種湮滅是從內部開始向外的。

就像突然的空間被停滯了一下,然後扭曲了一下。

巨大的戰艦就會被直接撕開,湮滅的中心蕩然無存。

埃隆斯的後續艦隊在持續的被密集的動能武器打成篩子,然後湮滅,這個過程冷酷異常,甚至沒有任何停頓。

帝國擁有足量到嚇人的動能武器補給,當亞空間巨型補給艦下線之後,這種補給甚至變得更加安全,利用亞空間撕開艦船內格納庫直接運送也變得簡單。

補給艦就靜靜的停在亞空間內,獨特的多軌道格納庫源源不斷的向出口處的艦內格納庫運送補給的動能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