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帝國分享了所有亞空間生物的問題以後,讓所有的人震驚了,實際上帝國軍團中還有一支消失的戰團,也就是可撒戰團,當時大部分人說是被歸還了可撒行省,然後編入第 1234 帝國執政省所屬帝國陸軍和帝國海軍。
然而實際上這件事是一次帝國的操作,除了卡烏比繼續領導雜牌軍團以外,也就是現在的千星,帝國軍團僅僅是把數量眾多的可撒普通戰團給重新訓整了。
這也是為了讓帝國軍團中有一支可以在暗宇宙和亞空間作戰的軍隊,同時因為調製的問題,當初帝國軍團本身的時候 5 次調製是不可以開放的,加上普通人也受不了帝國軍團的調製。
隻有從原始調製過來的人才可以稱為帝國軍團。
這個也不算費斯藏私,帝國軍團實際上從招收開始就是分水嶺,其中 80%的人前 10 次調製是帝國標準調製。
當然這個調製也可以讓人體突破基因鎖成為高維度生物。
碳基成為高維度生物的過程並不是需要能量化,而是可以采用高維度實體化,能在高維度軸之上稱為物質、實體的東西,顯而易見也是超越生命枷鎖的存在。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帝國軍團調製的,這成為帝國共識了,甚至聯邦海軍或者聯邦陸軍中的一些軍神,殺敵無數的甚至也無法達到。
這件事對於二旺來說一直是一個研究的課題,似乎是某個器官或者某種細胞排斥了這個進程。
而那支精銳的可撒戰團,在帝國軍團中就是除了四大主力戰團以外的第五團“東地戰團”,帝國在大遠征之初就有兩個計劃,並不是針對高維宇宙和聯邦的。
在調查科詳細掌握了安德烈夫一世複活計劃後,這種被挑撥的作戰計劃就被徹底改變了,大遠征第二計劃中,至今還擁有超過 30 萬人的,帝國軍團最早期的可撒戰團“東地”針對亞空間內展開一係列作戰。
實際上作戰的區域是圍繞調查科信標點周圍進行掃蕩,確保亞空間生物不會襲擊帝國軍團的亞空間航道。
第十五次調製他們更加早於其他帝國軍團就進行了。這裏的十五次調製是帝國軍團標準原始調製。而不是後來給普通戰團和類似帝國騎士改進的調製,那種調製會讓他們大概也就是聯邦戰士團的水準。
不過預備反叛的帝國騎士和帝國遠征艦隊,現在已經成為曆史,隻有一小部分還活著,他們也被帶入了亞空間,不到戰死無法將骨灰帶離亞空間。
不過東地戰團並沒有發現 175 這個人類戰團的存在,也許他們去了亞空間更深處,亞空間更深處更加奇怪,很多非物質的精神化的東西被實體,非調製人類很難生存。
所以按照帝國的慣例,聯邦 協議部隊 175 軍團被劃為危險的亞空間生物軍隊。
甚至東地戰團評估了聯邦的武器配置,至少現在來看在亞空間中壓縮激光、物理能武器會被異化,異化成亞空間奇怪的武器,甚至會增生出屬於武器的器官,最後變成什麼樣子很難說。
按照前鋒的帝國騎士囚徒穿普通具裝變異成亞空間巨魔騎士的角度來看,聯邦協議部隊的束甲也會產生變異,這種變異不可逆轉,甚至帶有汙染性,一但回到宇宙中首先是很難消滅,其次他們產生的汙染將會讓行星直接變成死亡的墓地。
基於這些,聯邦和帝國一起製定了針對 175 軍團的作戰計劃,甚至在集合處,完全清空了周圍的幾個恒星係,但是帝國軍團頂到了第一線,甚至東地戰團除了看押的帝國騎士和帝國遠征艦隊以外,基本都回到了宇宙內。
隻有他們所持有的可控變異的武器才能消滅亞空間生物。
當然帝國也說了一個極好的預測,如果他們沒有問題,並且同化了亞空間變異,那麼他們將是聯邦協議部隊最強大的戰力可以與帝國軍團媲美,而他們的同化方式也可以讓聯邦協議部隊的調製上一個台階。
整個作戰計劃將會分成兩部分,首先是冠軍戰團為主,東地戰團為輔控製 175 軍團,聯邦協議部隊的 第一軍團,第 7 軍團和第 115 軍團,作為三大王牌軍團,守住亞空間裂縫的出口外。
並且被嚴令不可接觸 175 軍團,如果產生變異的士兵,整艘艦立即自我銷毀。
對於聯邦來說也是不可以冒這種風險去犧牲整個聯邦協議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