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斯花天酒地的過了三天以後,來自聯邦協議部隊的 111-160 軍團通過西線漫長的宇宙航道到達了科隆索坐標點。
他們被稱為第二和第三特混攻擊群,如此一來加上帝國這邊增派的調查科工兵團隊整個科隆索坐標點除了一片龐大的宇宙星城和武器平台組成的防禦節點以外。
包括最早的聯邦協議部隊 3 個軍團、聯邦國防軍維修部隊兩個完整全宙域工兵旅與帝國的調查科被編成了守備部隊,除了按照艦隊的控製範圍增加虛位盾。
就是不停的增加圖拉夫鋼修建的移動向陣空星際防禦盾,要麼就是不停的展開延伸的防禦武器平台和臨時船塢,增加艦隊在高維宇宙巡航、作戰的補給線性。
第一特混攻擊群在完成了聯邦集體集體記功以後就成為主力,新來的聯邦協議部隊軍團被編成了第二和第三特混攻擊群。
西吉斯成為了總指揮,此時麵對著三個攻擊群的指揮官:拉瑪多普、鄒俊和成軍三位以及烏拉拉一片參謀們,說不上意氣風發也是老神在在。
西吉斯看看了所有人,隨後揮揮手。
領著他們走出艦橋,來到參謀作戰室。
“開始製定戰術。”西吉斯說道。
鄒俊倒是早已準備妥當。他揮舞著小教鞭,將詳細的全息圖像投影在顯示台上。圖像展示了前方埃隆斯大部隊集結的宇宙區域的總體輪廓,描繪了軸能量運動區域、軸子電子潮走向、航道平麵的曲率、以及星際平麵的實用性還有艦隊的位置和航線、以及可能在星際平麵隱藏的埃隆斯陸軍。
西吉斯抬頭凝視著全息圖像,伸出了手。通過安裝在手套指尖的描繪傳感器,他旋轉全息圖像,並將某些部分放大。
“一共有 8 萬 3000艘船,”他說,“我還以為 埃隆斯人最少得集結個 10 萬艦隊、120 萬陸軍的兵力呢。”
“閣下,根據我們戰略偵查所和帝國調查科的結果的就是這麼多兵力。”鄒俊回答。
參謀們在底下相互交換著束甲,竊竊私語的交談,以免打攪到指揮官和總指揮的溝通。
西吉斯並不在意這些嗡嗡的聲音,作為總指揮,他現在切切實實在考慮星際平麵的問題。
實際上,對於星際平麵這個問題,埃隆斯人僅僅使用過一次,然後並沒有多使用,高維度的家夥們更喜歡在宇宙航道內作戰,在人造行星或者人造懸浮大陸上打陸戰。
此刻拉瑪多普對於星際平麵有自己的看法。早些時候他以為,這是因為埃隆斯人對於星際平麵的熟悉程度不高,在宇宙的曲率中有一層就像硬質陸地又透明仿佛站在宇宙的泥地上的地方,恰好僅僅是聖列的人類喜歡,但現在他另有猜想。
高維度宇宙在主軸之內,那麼星際平麵的不穩定可能隨時變成可怕的破碎麵。
拉瑪多普相信,埃隆斯人對星際平麵可能有想法,但是投入 10 萬陸軍已經是極限了,大部分合理的戰術應該是針對戰艦的登陸作戰,為此他甚至有點固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