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傳承者號(1 / 2)

星管會指揮中心內,三維影像顯示著139號矮行星離泰坦的撞擊距離和運動軌跡,撞擊幾率已達到百分之百,一旁顯示著撞擊倒計時還有2個小時。

此時泰塔星內的所有飛船均已滿載船員起飛。兩百多艘巨型飛船組成的隊伍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顯得那麼渺小。

211艘巨型飛船組成的隊伍分成15個船隊,每個船隊的指揮官由原星球15個國家首領擔任,由於沒有了實際的領土,15個國家首領隻能降級成為船隊的指揮官。由於在宇宙中所有的決定隻能交由掌握高技術與知識的星管會決定,因此星管會的3名主席便成為整個船隊的最高指揮官。

船隊首艦即指揮艦位於兩百多艘飛船的中心,這便是星管會的臨時指揮部,而拯救者號的船長已換成了茳,顯然毅堅持實現了他的諾言,留在星球內和所有未獲拯救的人民一同等待最後的時刻。

船隊裏有一艘飛船不論是大小還是造型都尤為突出,這便是傳承者號,承擔著泰坦族基因傳播的重任。

傳承者號外形猶如一個平放著的沙漏,也如兩個躺平的圓錐體連接在一起,連接處便是圓錐體的尖端。

船體最高處約3000米,最寬處約1500米,而長度則達到了驚人的6000米,猶如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城市。

最窄處便是兩個圓錐體連接的部分,而這也是整個飛船的核心部分,駕駛艙便位於這裏。當飛船遭遇危險的時候,這裏的連接處可以斷開,將整個飛船一分為二但卻互不影響,因為飛船控製係統均有兩套,當分開之後便猶如兩個獨立的飛船。

傳承者號的兩端都設置有補給艙,補給艙內存放的多為濃縮的固體營養品,這些補給足夠飛船內的人在無外界支援的情況下生存近30年。

飛船的動力係統采用核能和太陽能兩種能源切換使用,在太陽係內基本都使用太陽能,因為在太空中沒有星球大氣層的阻擋太陽的能量取之不盡。核能隻是預防離開太陽係或無法攝取到太陽能是作為不時之需。

飛船圓錐形船體的中間近三分之二的空間便是生活艙,這裏的生活艙又分為近十萬個小艙,每個小艙的空間大約50平方米,這便是一名船員的居住生活空間。

非版權圖片

98000名基因傳播者便居住在這種生活艙內,毅的夫人琴便是這其中1名。為了使這些基因傳播者能在長期的宇宙航行中生活的更舒坦,星管會特地為基因傳播者每人配備了一名生活機器人。

而這些機器人的武器全被撤除,琴的機器人便是珂林,珂林自從誕生起便一直跟著毅,對琴也非常的熟悉,長期的相處讓珂林和琴已越來越默契。

“所有飛船啟動第四宇宙速度(每秒150公裏)!坐標天王星環星軌道”這時所有飛船的船艙內傳來指揮艦萩下達的指令。

“等等!”坐在生活艙內焦慮不安的琴趕忙跑到生活艙外的走廊大吼道,隻見所有在走廊好奇觀望著的泰坦婦女均被機器人安撫著進入生活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