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動蕩不安的寧國社會(1 / 1)

寧曆41年,寧國上下動蕩,各方割據,為守一方,眾人皆知,中宮無後,宮內僅有皇太後一位娘娘,然皇太後年邁,久居深宮,不問世事。滿朝文武皆是麵色凝重。

有道是,臘月初九日,晴天霹靂時。醫官瞧完搖了搖頭,臨海和平英兩大主事也是央求不成便威逼。“你若看不好太後的病,仔細著你的命。”白衣卿嚇壞了。看來這寧京,是待不下去了。

而朝堂之上,上位所站之人,不是皇帝,卻是赫章郡王蕭雲靖。“眾位愛卿,現今陛下久久未回,特命我代為監國。”說罷他拿出聖旨,百官見此,無不叩拜。

要說蕭雲靖堂堂外戚,為何能得寧帝如此器重,還得說說他倆的相知。寧曆56年,兩人一見如故。雖說一人是表兄,一人是表弟,卻總是能在一起談論詩詞歌賦。

想來不論是對蕭雲靖,還是對寧德邦,那都是一段快樂愜意的時光。夜黑風高,月上梢頭惹人駐足觀看。遙望那天邊初升的月亮,蕭雲靖不禁對月自語,“皇兄,你再不回來,就見不到姑姑最後一麵了。”

蕭雲靖剛去看了蕭太後,他的心裏透著物是人非的無奈與悲涼。他跪在自家宗廟祠堂裏,祈求先祖保佑。因為,前線來報,寧帝寧德邦,與敵軍大戰兩天兩夜,至今生死不明。蕭雲靖下令封鎖消息,以防百姓不安,國家動蕩。

“德邦哥,還記得,小時候,你是我們之間最調皮的,總是和我們不一樣。每次我們說要一起做遊戲時,你總是推脫,說自己還有書沒看完,你的理由多的,臣弟都有些記不清了。”

“你知道嗎,姑姑現在生病了,小時候姑姑最是疼我了,每次我們爭同一個東西時,她總讓你讓著我。都說皇家無情,但我知道,你是與我開玩笑的。你隻是怕我不好意思要,才出此下策的。”

“你快回來吧,如今我也快守不住了,一旦消息透露,臣弟不敢想象那是何種場麵,你說你每每要傳授我朝堂政事時,我怎麼就沒答應你,哪怕一次,我現在也不會這麼無力了。你回來後,臣弟答應你,好好鑽研政事,斷不會因為我的身份就與你生了嫌隙。”

說著蕭雲靖淚流滿麵,想當初,他一個外戚,就算心在廟堂,但父親也再三叮囑,要想明哲保身,就必須無心於此。哪怕是有所建樹,也不可過於張揚。而今他才幡然醒悟,德邦哥如此待他,如今正是家國危難之時,叫他還得過且過,如何視這些黎民百姓所不顧啊。

蕭雲靖方從宗祠裏出來,就被召到了太後宮裏,他大步流星,隻聽總管臨海說,太後娘娘怕是不行了。待他匆匆趕到,終是沒見上太後最後一麵。一想到陪伴他這麼多年的姑姑驟然離世,它的心如墜冰雕。再暖的暖爐,又怎會暖熱一顆隨姑姑而去的心呢。

兩人溫馨的場麵,終是不複上演。陰陽相隔的人們,就連交談,也不知道那人是否會聽到了。“姑姑,我是雲靖啊,你...姑姑...”蕭雲靖哽咽了,他說不出話,但卻要麵對他的姑姑,一國皇太後已然去世的事實。他怎麼也不敢靠太近,因為他的姑姑,再也不能睜開眼看他一眼,笑眯眯地和他說,“雲靖來啦,坐。”

就連臨海和平英二人,也流下了眼淚。太後娘娘待他們恩重如山,如今她老人家走了,他們在這宮裏,就好像浮萍一般,少了最重要的主心骨。平英隻感覺心裏空落落的,她其實早就習慣太後娘娘的存在了,她也一直把太後娘娘當做自己家裏的老人一般侍奉。分離是常態,但她現在卻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