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的源泉:能源科技 第一節(4)(1 / 1)

6.對環境的影響

使用能源時必須考慮其對環境的影響。原子能的可能危險性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已經采取了較可靠的安全措施;化石燃料對環境的汙染較大,還需進一步重視並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其汙染排放;水力資源的應用,也可能對生態平衡、土壤鹽堿化、灌溉與航運造成影響;而太陽能、風能、氫能等,則基本上是沒有汙染的清潔能源。

世界主要能源資源概況

目前為止,化石燃料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資源,但世界範圍內各種能源的儲量分布極不平衡,這種能源資源分布的不均衡給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帶來了重大的影響。世界一次能源的儲量主要集中在某些地區和少數國家,三種主要化石能源的資源量有四分之三以上為十個國家所占有。

據2006年英美BP石油公司公布的資料,截至2005年底,全球石油可采儲量為12000多億桶(合1700多億噸)。其中中東占有全球石油可采儲量的61.9%,僅沙特就占有全球總量的22.0%;中南美地區以委內瑞拉石油可采儲量最多,占6.6%;歐洲和前蘇聯地區以俄羅斯最多,占6.2%;北美地區石油儲量以美國為主,占2.4%;非洲地區主要是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分別占3.3%和3.0%;東亞地區以中國石油可采儲量最多,但僅占全球的1.3%。

2005年全球天然氣可采儲量達179.83萬億立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一倍多,按當前天然氣的生產能力,這些氣儲量還可開采65年。以俄羅斯為首的9個天然氣資源國儲量,占有全球天然氣總儲量的73.8%,其中俄羅斯天然氣可采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26.6%,中東地區的伊朗和卡塔爾分別占14.9%和14.3%。這三個國家的天然氣可采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55.8%。其他儲量較高的國家有沙特、阿聯酋、美國、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和委內瑞拉,他們各自天然氣的可采儲量分別占世界總儲量的3%左右。中國天然氣僅占全球總儲量的1.3%。

煤炭是世界上蘊藏量最豐富的化石燃料,據世界能源委員會的評估,世界煤炭資源最終可采資源量達4.84萬億須標準煤(tce),占世界化石燃料可采資源量的66.8%。據統計,至2005年底,世界煤炭探明的可采儲量為9090.64億t,儲采比為155年,遠遠高於世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可采年限。煤炭儲量居世界前五位的國家是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和澳大利亞,五國的煤炭儲量占世界煤炭總儲量的75.8%。與世界石油、天然氣資源分布相比,煤炭資源分布更加廣泛,而且有近一半分布在經合組織國家。因此,世界各國對煤炭供應安全的關注程度遠沒有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高。

中國能源狀況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能源工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從長遠來看,能源問題仍將是中國經濟發展麵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中國能源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能源資源嚴重不足

我國常規能源探明總資源量約8200億噸標準煤,探明剩餘可采總儲量1500億噸標準煤,約占世界探明剩餘可采總儲量的10%,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分別為世界人均水平的70%、10%和5%。據2002年統計,我國煤炭剩餘可采儲量為1145億t,占世界的11.6%,排在世界第3位,中國若保持現有開采強度,儲采比不足百年。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為25億t,占世界的1.75%,排在世界第11位,儲采比不足20年;而且第15屆世界石油大會認為石油資源的探明程度為79%,而且不可能再找到足夠大的石油資源。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為1.51萬億m3,占世界的0.97%,排在世界第21位,也僅夠開采幾十年。我國水能資源較為豐富,理論蘊藏量和經濟可開發量均居世界首位,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約3.9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7萬億千瓦?h;但水能資源的開發受到環境、淹沒、移民等多種因素的製約。據初步預測我國煤層氣資源量為31萬億m3,居世界第二位,但尚未形成規模開發利用。因此能源資源不足特別是石油資源的不足,是我國能源和社會經濟發展麵臨的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