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輯一 世情篇(3)(1 / 3)

很顯然,他之前的作為不過是裝出來的,現在當了皇帝,全天下就屬他最大,難道還用再裝嗎?他好大喜功,做了很多勞民傷財的事,後來還多次發動對高麗的遠征,最終導致全天下人的反抗,而隋王朝也隨之傾亡覆滅。

點|睛|智|慧

千裏馬隻有行遍千裏,人們才會確認它是千裏馬。而人與人之間隻有相處久了,才能看清對方的好壞。看來,時間果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都說“人心難測”,其實不然。不管一個人把自己的本心藏得多深,在跟人相處時,別人總會從言行舉止中窺探出你的好壞。或許人們在最初的時候,會因為光鮮的外表而受到一時的迷惑,但隻有長時間相處,外表之下真誠和善良的內心世界,才是維係感情的真正紐帶。

§§§第十章請敬畏大自然

老祖宗說話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

過來人的故事

南北朝的時候,梁武帝蕭衍為了跟老對手——北魏搶地盤,指天發誓,說一定要把壽陽這個兵家必爭之地拿到手,以此處作為進攻北魏的據點。話一出口,有人提意見了:“北魏那邊是少數民族為主,是打仗的好手,以一敵十都不成問題,您現在居然說要跟他們搶地盤,簡直就是自取滅亡嘛。”

梁武帝後悔了,可惜話已說出口,要收回豈不是很沒麵子?有的官員就出主意:“硬碰硬不行的話,可以智取嘛。反正壽陽這個地方南北都有高山,中間還有淮河水,咱們隻需要在中間修一條大壩,把淮河水攔截住,水流倒灌,壽陽城還不手到擒來?”

梁武帝連聲稱好,便開始嚷嚷要從全國挑選壯丁,去壽陽附近的浮山修大壩。官員祖站出來,阻止說:“衝動是魔鬼啊,修大壩水淹壽陽看上去的確不錯,但淮河那邊的土質鬆軟,遇水就散。要我說,還是光明正大地打一場好些。”

梁武帝此時正幹勁十足呢,不僅聽不進祖的勸告,還惱羞成怒:“遇到一點小挫折,你就想打退堂鼓了?哼,告訴你,人定勝天,大壩一定能修好的。”說完,他覺得不解氣,還順便把祖給斬了,嚇得一幫大臣有意見也不敢提了。

為了盡快讓大壩完工,他開始在很多城市抓壯丁,每二十戶就抓五個,一次性湊夠了二十萬人後,把他們全拉到浮山一帶修築大壩。整個工程開始沒多久,祖的話就得到了應驗。浮山一帶的土質很鬆軟,工人們雖然修建的進度很快,但當大壩快要合攏的時候,大水一衝,之前的辛苦都付諸東流。

眾人很鬱悶,武帝卻表示:“一次不行就來第二次第三次嘛,告訴你們,我要的是結果,無論用什麼辦法,你們都要把大壩給修好。”

當領導的下了這樣的死命令,眾人雖然心有不滿,但隻好繼續動工,當然暗地裏沒少發牢騷:“當皇上的欲與天公試比高,他倒是豪情壯誌呢,可是到頭來出苦力賣命的還不是我們這些手下。”這話說得不錯,這次浮山大壩的修建,可說是死傷無數。

因為工程的巨大,想要兩三天完工是不可能的。數十萬的工人經常夜以繼日地趕工,很多人的肩膀都被磨爛了,露出森森的白骨。工程開工沒多久,便遇上了冬天,餓死和凍死的人不計其數。好容易捱到了天氣暖和,工人們的傷口卻開始腐爛,瘟疫也有隨時爆發的危險。梁武帝可不管這麼多,他表示:“反正咱們國家有的是人,死一個補一個,死十個補十個,死一萬就補一萬。”

在他的堅持下,浮山大壩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總算修築完成。整個大壩高五十米,長九裏,梁武帝得知竣工的消息後,樂得眉開眼笑:“哈哈哈,我就說嘛,有我這個皇帝坐鎮,區區一個大壩的修建簡直輕而易舉。接下來,就該是北魏遭殃的時候了。”

的確,北魏那邊開始著急了,壽陽城的官員為了保住當地老百姓的命,無奈之下,隻好命令全城老百姓搬家。有人倒是很淡定,說:“著什麼急,浮山大壩那東西根本就是外強中幹,隻要多來幾場大水,它鐵定完蛋。大家現在隻需要待在家裏喝茶看洪災就行了。”眾人一想,覺得浮山的土質不給力,自己的確沒什麼好擔心的,於是慢慢安下心來了。

梁武帝則不然,他見大壩修建好了,便開始號召手下:“快修避難營,到時候壽陽城要是被淹了,咱也好接濟一下難民,給我博點人氣。”

梁武帝的如意算盤打得劈啪響,可惜事與願違。這年九月,浮山一帶漲起了洪水,水勢凶猛,五十米高的大壩在其衝擊下,轟然崩塌。刹那間,淮河水奔流而來,如出籠的野獸一般,把浮山一帶的百姓、良田和房屋都衝毀殆盡。十多萬將士和百姓都死在了這場洪災之中,舉目一望,到處都漂浮著人的屍體,觸目驚心。

梁武帝征服大自然的美夢至此打破,而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的浮山大壩,也從此成為浮雲。

點|睛|智|慧

同樣都是水利工程,都江堰造福後世,沿用至今;而浮山堰僅僅存在了幾個月,就被洪水衝垮。原因無他,隻因前者遵循了大自然的規律,不僅使工程萬古流芳,更成就了四川“天府之國”的美譽。再看浮山堰,梁武帝罔顧地理環境和諸多不利因素,逆天而為,不僅自己嚐到了苦果,更使數十萬百姓喪生,搶地盤這事更成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