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兩個人一條心,就算沒錢也能買到黃金那樣昂貴的東西。
過來人的故事
戰國時候,秦國的國君——秦孝公為了壯大自己的國家,就向天下人頒布了招聘啟事,說自己的國家現在一窮二白,基本屬於不招人待見的那種,但是希望真正的人才能來應聘,和他一同改變現狀。如果國家富強了,他願意和這個功臣共享秦國。
秦孝公的招聘啟事一貼出來,就贏得了廣泛好評,人人都誇這個國君很慷慨。不過,前來秦國應聘的人卻屈指可數。沒辦法,當時的秦國是諸國中最窮的,人口稀少,地理環境也不好,一看就沒啥發展前途。就算秦孝公開出願意共享秦國的優厚條件,敢上門試試的人實在不多。
就在孝公急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一個叫衛鞅的人出現了。他在見到孝公後,表示自己有信心讓秦國富強起來。秦孝公考驗了他幾個回合,覺得這人很有能力,就準備錄用他。衛鞅便申明:“用我也行,不過你一定要百分百地信任我。畢竟要想讓秦國富強,就一定要改革。改革這事最忌諱的就是不同心,也隻有君臣一條心,改革才會成功,秦國才能富強。”
孝公當即答應了他的請求,說道:“你盡管放心,我知道曆史上有很多改革都是因為君臣不同心,才導致失敗的。你既然已經許諾給我一個富強的秦國,我就會百分百地信任你。”
之後,衛鞅的改革就如火如荼地展開了。秦國的很多貴族都在這場變革中,有了或多或少的利益損失,大家不樂意了,就跑到孝公麵前去告狀,說:“衛鞅那家夥要改革就改吧,可是他把我們折騰得越來越窮了。老大,你要是再繼續縱容他的話,恐怕秦國就要讓他給折騰沒了。”
秦孝公不理眾人的反對,異常堅定地說:“告訴你們吧,衛鞅的改革都是經過我的允許的。你們還是全心支持變法好了,否則,反對他就是反對我!”
官員們見勸說無效,隻好重新聚在一起,繼續商量:“肯定是我們的分量不夠,要不鼓動孝公的兒子贏駟出馬?咱就不信太子上陣,還搞不定一個外來戶!”
於是,贏駟在一幫官員的鼓動下,也站出來反對變法了,並公開跟衛鞅唱反調。秦孝公徹底怒了,大罵:“我正忙得焦頭爛額呢,你小子居然也跑出來湊熱鬧,是不是欠收拾啊?”他一氣之下,就把鼓動兒子鬧事的官員治了罪,一個割了鼻子,一個在臉上刺了字。
從這以後,官員們才真正意識到秦孝公的改革決心,漸漸偃旗息鼓,再也不敢妄動了。而秦國在衛鞅的治理下,也一天比一天富強起來,人民的生活好了,軍隊的戰鬥力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秦孝公有感於衛鞅的功勞,便讓他總管全國的軍政,並且賜給他封地,準許他在封地上擁有自己的軍隊,衛鞅儼然成了秦國的半個主人。
點|睛|智|慧
戰國時候,諸國紛爭,家家忙著搶地盤,可以說是一個用實力說話的時代。其實,當時有很多國家為了勝出,都選擇用改革來提升自身實力,但失敗的卻多不勝數,像商鞅變法這樣成功的案例可說是絕無僅有的。原因無他,就在於秦孝公的全力支持。
我們身處社會中,很多時候遇到的事,都是自己一個人無法解決的。這種情況下,無疑需要他人的協助。而隻有兩個人齊心協力,共同麵對難題,才能通過努力獲得成功;但如果各自為陣,以自身利益為先的話,那麼最終就隻有失敗這一個結果了。
§§§第十七章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老祖宗說話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常常在有吃穿的時候想想沒有吃穿的日子,別等到沒有吃穿的時候再去想有吃穿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