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輯三 自我修養篇(6)(3 / 3)

花、月、酒,中國人的最愛。

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

心得

深山怎麼著也藏著猛虎,大海需要積累一點一滴的小溪流。

人才來自民間,藏龍臥虎,猛虎是臥在深山中的,所以不要忽視民間的力量。就算沒有猛虎,百姓的支持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惜花須檢點,愛月不梳頭。大抵選他肌骨好,不傅紅粉也風流。

心得

喜歡花的會格外關注自己的行為,喜歡月的不會去故意梳頭打扮。因為愛得深,所以學習花和月,追求自然的體態,討厭喬裝打扮後的樣子。李白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天然、自然從為人處世來說,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境界。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心得

凡事不要貪得無厭,該收手時就得收手。受恩多了,受人欣賞太得意了,都會招來受恩少、不得意者的嫉妒。《易經·乾卦》:亢龍有悔。亢龍就是極得意的狀態,這個時候不是得意忘形的時候,而是應該注意形勢,不然就會有讓你後悔的事發生。

不要等待別人出來撥弄是非,挑撥你跟賜恩者、欣賞者的關係,使你們的親密關係變得生疏,那時就晚了。

要提前做出準備,留好退路。五湖明月說的是春秋時範蠡的事。範蠡幫助越國打敗吳國,關鍵時刻,功成身退,帶著西施做生意去了。有了錢,在五湖一帶遊玩,沐浴山間的清風,欣賞湖上的明月,瀟灑快活。這樣的人還有戰國時的魯仲連,說服齊國放棄稱帝,功成之後沒有接受賞賜就在眾人眼裏消失了。李白很敬仰他,作詩道:“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

休別有魚處,莫戀淺灘頭。去時終須去,再三留不住。

心得

這幾句直接上麵的話語。既然準備退出,就得果斷、主動,就不要留戀什麼。休別,告別。即使是魚多的淺灘頭,也不要留戀。要去就去,不要猶猶豫豫,別人再挽留也不要改變。五心不定,輸個幹幹淨淨。不果斷,就會被動。被動製於人,主動了才能製人。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

心得

色字頭上一把刀,忍了。怎麼忍?一句話就要衝口而出,但會造成壞的後果,忍住;心頭一團怒火,要發泄出來,忍住;別人得罪你,不計較,忍住;別人欺負到頭上來,我就主動退一步,忍住。忍住一時的氣憤,讓自己頭腦冷靜,主動就在我手中,什麼事情就都好解決了。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

心得

豪,豪氣,豪縱,放縱一下自己。五十歲之前,該做的沒做,該享受的沒享受,五十歲之後,就慢慢等死吧。戰國時甘羅十五歲做秦國宰相,西周時薑子牙八十歲遇到周文王,這些少年得誌、大器晚成的人畢竟是少數,作為常人的我們,不趁年少好好搏一搏,老來隻有後悔。

生不認魂,死不認屍。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心得

人到老年,就得看開一切,對任何事都動感情,難免悲悲切切,活得累。活著的人少打招呼,死了的人該告別就告別,裝裝糊塗也很好。父母恩重,夫妻情深,要分別就分別,不要過多留戀。大限,生存的最後時刻。最後的時刻到了,人就像雙宿雙飛的鳥兒一樣,再怎麼恩愛,也得分開。這就是生活現實。認識到了這個現實,分別起來,我們的心理壓力就小了。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心得

馬太溫順了,人就容易騎它。這告訴我們,人太善良、軟弱了,別人就會來欺負你。馬不偷著多吃點就肥不起來,這告訴我們,人發財也有正常工資之外的收入。總之,不能太善良。我不害人,但也不能被人害;不天天想著發橫財,但有機會就把握住。《莊子》記載,老子死時,一個老朋友過來吊唁,哭了兩三聲就停了。弟子們就問:你不是老師的好朋友嗎,怎麼就哭這幾下?朋友說:“你們是老子的弟子,卻還沒有理解全老子的學問啊。老子來到這個世上,那是偶然;現在去世,那是必然。我理解了偶然、必然的道理,所以哀樂就不會縈繞我了。(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爭來早與來遲。

心得

這幾句相當於對前麵幾句的詳細說明。善惡相對,有善人,有惡人。人不能太善良,但也不能去作惡。作惡的人別人怕,但老天是不怕的;人太善良被人欺負,但老天是愛護善人的。善良還是作惡是人的選擇,老天是會對做出的選擇給予評判的,隻是時間早晚而已。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心得

黃河因流經黃土高原,水色泛黃。自古以來,治理好黃河,讓它澄清、不為害,是君主、大臣們的宿願,是他們渴望立下的大功德,所以有了成語“海晏河清”“攬轡澄清”。從理論上來說,黃河既能黃,通過努力,也就能澄清。那麼人呢?從理論上講,通過不斷努力,也會有時來運轉的一天。理論上是可能有,能否把理論變成現實需要人的不斷努力奮鬥。

得寵思辱,安居慮危。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