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輯三 自我修養篇(9)(3 / 3)

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心得

兩個人偷偷說話,別人是聽不見,但老天聽得見;在房子裏幹壞事,別人是看不見,但老天看得見。什麼叫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就是。什麼叫坦蕩蕩、光明磊落?和這些行為相反的就是。

一毫之惡,勸人莫作;一毫之善,與人方便。

心得

一點惡事,都勸人不要做;一點好事,都要成就別人。這幾句話來自佛經。佛經裏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善惡不僅要看得分明,還要行得堅定,知行合一。

虧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眼恢恢,報應甚速。

心得

讓人吃虧,將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後果;饒恕別人的過錯,將會給自己帶來好事。老天看得很分明,報應馬上就會實現。

報應很快純粹是句嚇唬人的話,不過有報應我們要相信。曆史上的很多事都告訴了我們這點。這幾句就是告訴我們:人與人相處,寬容相待為上。

聖賢言語,神欽鬼伏。人各有心,心各有見。

心得

欽,欽佩,佩服。聖人的話,神鬼都服。其他人呢?各有各的心,各有各的見解,連平常人都不服。所以,我們要多讀經典,時常溫習聖人的話。同時,如何才能學好聖人的話呢?前後兩句連起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要拋棄個人的見解,超越個人的見解。有個先把碗裏水倒掉再盛茶的故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見。

心得

口,別人的口;耳,我的耳朵。我的耳朵聽別人說,還不如我自己去看一看。不要被別人忽悠,就得親身去經曆。當然,有時自己的眼睛也不能相信,因為有人就是要作假來給你看。所以,關鍵得動腦子,會分析判斷。

養軍千日,用在一朝。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驕。

心得

培養軍隊,就是為了哪一天抵禦敵人入侵。國家太平,就是才子們效勞的時候;家庭富裕了,就得寵著小兒子。

連起來一看,賢文是把才子比作嬌貴的小兒子,是坐享太平的人。而軍隊是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人。小兒子嬌貴,大兒子辛勞,要互相體貼,互相幫助,國家才能興旺發達。

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不消。

心得

刀劃傷東西,容易縫合;對人惡言惡語,人一輩子都記得。言語對人的傷害勝過刀劍。所以賢文老是提醒我們要慎言謹行,少惹是非,少傳播是非。

公道世間惟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

心得

塵世間,對人最公平的是歲月催生的白發,哪怕你再富貴,也不能例外。時光易逝,是再客觀再自然不過的事了。這兩句簡單而深刻。

有錢堪出眾,無衣懶出門。為官須作相,及第早爭先。

心得

有錢才去大家麵前顯擺,沒好衣服別出門。當官就要當宰相,中第要早中第。事事要爭先,把自己搞好了,再去別人麵前晃蕩。《古詩十九首》說:何不策高足,占據要路津?高足,跑得快的腳。人生一世,就得快跑,占據要位,風光一輩子。當然,首先這得是你所追求的。

苗從地發,樹向枝分。父子合而家不退,兄弟合而家不分。

心得

樹苗從地裏長出,長到空中,然後分枝開叉。雖然開叉了,還是同一個根。這個現象告訴我們,父子、兄弟無論怎樣,都是同根同源,隻有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家庭也才能興旺,日子才能過得紅火。

官有正條,民有私約。閑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

心得

政府有法律條文,百姓有鄉規民約。平時不燒香,有急難時再來磕頭拜佛,那是來不及了。

四句連起來可以這麼理解:不能臨時抱佛腳,得提前做出準備。那就是要立下規矩,訂立約定。

幸生太平無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時。國亂思良將,家貧思賢妻。

心得

生活在太平無事的年代很幸福,就害怕年紀大了又沒幾天太平日子了。國家混亂時,想著有良將站出來;家庭貧窮了,希望有個精打細算、會過日子的老婆。

國家有良將,就會太平無事;家裏有賢妻,就會美滿幸福。

池塘積水須防旱,田地深耕足養家。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不愁月影斜。

心得

池塘多積水才能防旱,田地耕深了才能多出糧食養家。樹根深,就不怕風來搖;樹長正了,就不怕影子斜。

這幾句連起來來看,關鍵在一個正字。什麼是正?就是合規矩。這規矩是老祖宗積累下來的經驗。如池塘深挖,是規矩;田深耕,是規矩。按規矩來,就不會出意外。當然,老是守規矩也就無法創新。但小民在世,不求無功,但求無過。

奉勸君子,各宜守己,隻此呈示,萬無一失。

心得

此賢文就是告訴各位讀者,凡事先自己做好。按照上麵的去做,保證萬無一失。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心得

書寫好了,擺在各位麵前,但是要勤讀,不然等於沒有;讀了要學著去實行,這是件苦事,大家要吃得苦。現在不好好讀,不好好學,以後有你們吃虧的時候。

從上麵四句到這四句,算是結語。結語還是苦口婆心,學了就要去做,要知行合一。